放大圖片
內地電視劇《深圳灣》首次突破禁忌,把文革期間內地民眾逃往香港的鏡頭搬上熒幕。
——觀26集電視劇《深圳灣》有感
董智勇
在舉國上下,隆重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做為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廣東,即將推出一部謳歌這一偉大時代的電視連續劇《深圳灣》,我作為一名廣東影視界的老兵,有幸先睹為快,觀後感慨萬千,久違了!這麼感人的作品。
電視劇是故事的藝術,《深圳灣》的編導者們緊緊抓住了這一點,以小人物的命運和愛恨情仇,編織了一個曲折感人、引人入勝的精彩故事,在編導者的智慧與努力下,以小人物命運的變化,折射改革開放這個偉大時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這個偉大變革的時代,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從戲裡看到我們自己的經歷和影子,這樣無形中就拉近了觀眾與這部戲的距離,使人們看了有一種真實的親切感。
該劇劇作結構由於建立在原小說較為紮實的基礎上,故人物關係的設計與故事情節的編織都顯得頗為成熟老道,為該片提供了一個較穩固的劇作基礎。作者通過以小見大的創作手法,折射出深圳近30年波瀾壯闊的時代變遷,編導者把劇中老支書趙山貴及四個兒子的命運變化放在了改革潮湧的時代洪流中去表現,不求史的宏偉壯麗,而取情的清純明麗,如趙可設與林笑怡的人物命運、情感糾葛與改革大潮的水乳交融,令全劇主線起伏跌宕,使人物在改革歲月的時空流變中,托出境界,喚起沉思,情節敘事如清泉徐徐湧出,復沓吟湧。
該劇從改革30年這個大處著眼,但卻在緊扣人物命運細節上落筆。全劇以趙家四兄弟人物命運的跌宕變化去觀照並透視時代改革的風雲變化,尤其在刻劃塑造男一號趙可設這個人物身上,鮮活生動地把深圳人善於用好用活政策,在體制機制上尋求新的突波這一深圳改革者獨特鮮明的時代特點發揮得有聲有色,使人物性格立體豐滿,真實可信。主要演員雖不是一線大腕級的演員,但表演分寸的把握十分到位。全劇主要人物讓人可信,讓人接受,讓人為之動容。女一號林笑怡作為全片一條重要敘事情感線也刻劃得詡詡如生,不少場面催人淚下,感人至深,作為一部謳歌30年改革的主旋律電視劇,在思想深度與藝術表現力上都較有張力地完成了全片的情節敘事與人物命運性格的刻劃塑造。
該劇故事雖以小見大,但卻處處感受到改革大時代帶來的震盪與衝擊,這就是編導者的高明之處,編導者遵循電視劇藝術創作的規律,牢牢抓住「情」字構築全片的主敘事線的發展與人物命運的走向,用情字來刻劃塑造劇中人物,進而引申到關注大時代變遷所引發的對時代巨變的熱情頌揚,創作手法高明卻又不留人為做作痕跡,讓觀賞者隨著人物命運的起伏而深深關注劇中角色的發展變化。
全片演員實力較為整齊,各個角色塑造的有血有肉。導演在駕馭、把握該劇時敘事流暢,鏡頭語言運用嫻熟,畫面優美,音樂處理貼切,顯示了導演在創作這部作品時游刃有餘的藝術格局與胸臆。
如在情節推進上適當注意敘事節奏控制,會更加感人。
為廣東省能在改革30周年之際拿出一部這樣厚重大氣充滿激情的獻禮片而感到由衷的欣慰,透過這部作品,我看到了重現嶺南電視劇輝煌的曙光。(作者為廣東電視台原副台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