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廈門從一個沿海小城發展成為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的溫馨宜居城市
廈門特區建設以來,全市生產總值從1981年的7.41億元(人民幣,下同)躍升到2007年的1387.8億元,年均遞增18%,按目前全市243萬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超過5.7萬元;工業總產值年均遞增24%,財政總收入年均遞增21.3%;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遞增15.7%和13.8%,城市綜合競爭力躍居中國內地城市第9位。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高新技術企業總產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6.6%,全市財政總收入佔GDP的比重達到25%,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積創造生產總值8756萬元,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約0.634噸標準煤,處於全國先進水平。
廈門以佔福建全省6.5%的常住人口和1.3%的土地,創造出佔福建全省15%左右的生產總值、27%左右的財政收入和 53%左右的外貿進出口總額。廈門已經成為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何立峰指出,30年來,廈門始終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發展現代工業為重點,一以貫之地認真貫徹國務院1985年85號文件「關於廈門經濟特區實施方案的批覆」精神,堅定不移地走以工業為主,旅遊、商業、房地產等各業協調發展之路,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經濟長期平均增長率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