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月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廈門對台前線60載 烽煙散盡還「富」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1-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本報海峽西岸新聞中心記者 武毅田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提出「和平統一祖國」,廈門結束了與金門近30年炮火相向的歲月,可戰爭的陰影仍使兩岸關係敏感而脆弱。即使在1981年廈門獲批經濟特區,「對台前線」的身份還是讓廈門的發展遭遇種種阻力。

 直至90年代之後台灣逐漸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訪友和經濟文化交流,中央賦予廈門特區的「特權」才真正派上用場,首設台商投資區、廈金實現小三通等兩岸關係中的許多「第一」和「率先」陸續在廈門大膽試驗成功。

 自1949年算起的60年間,廈門前30年是海峽兩岸的敵對前線,後30年逐步成為兩岸經貿的引資前線。這段歷史,成為廈門漫長而坎坷的記憶。

鷺島:從「投彈區」到「投資區」

 新中國成立之後整整30年間,廈金海域從未平靜過。在許多人都逐漸淡忘戰爭的時候,聽炮聲、躲炮彈卻是「鷺島」廈門居民的主要生活。老廈門人最得意的事,竟是能一下子判斷出炮彈落點,安全躲過。

 由於整個廈門島大多都在對岸炮火射程之內,村莊、學校還常常是轟襲的重點,尤其是朝向金門的海灘一帶即使到了1985年都還是軍事禁區,實行宵禁。在上世紀90年代初,廈門的媒體上還能偶爾看到金門守軍「擦槍走火」,誤打炮彈落到廈門黃厝的報道。

炮戰連年 滯礙發展

 廈門經濟特區第一任管委會主任鄒爾均回憶說,80年剛到廈門時,我問當地的幹部特區在哪兒,他們就帶我去看西北部叫湖里的那2.5平方公里。一片地瓜田,什麼房子都沒有,只有幾頭牛在吃草。

 另一方面,隨著炮戰的結束,被炮火割斷了幾十年的濃濃親情、鄉情,已經使廈金兩門的居民冒著「通敵」的罪名忍不住開始了「地下」交流。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打破軍事防線的,竟是一艘艘漁船、舢板。打漁、通婚、買賣小商品,雖然隨時有被抓的風險,大家還是樂此不疲。

 與民間的「熱絡」相比,已經成為特區的廈門和金門的「官方」交流卻遲遲未能正常化。在明令禁止人員往來的情況下,要談吸引台商投資無異天方夜譚。

 直到1987年台灣開放台胞赴大陸探親之後,兩岸的民間交流日漸增多,可相隔僅10公里的廈門和金門,卻因為軍事管制來往受限。當時,金門急需價廉的蔬菜和日用品,只能在海上找廈門漁民購買。廈門經濟逐漸發展,廈門人日子好過起來的消息,更讓金門民眾羨慕不已。

實現三通 朝發夕歸

 2001年1月,廈金兩地正式開放「小三通」和各項民間合作。直到今年兩岸實現「大三通」之前,廈金一直是兩岸互動最頻密的地區。「買張船票就走,半個小時就到,早上廈門賺錢,晚上金門泡茶」,廈金居民如今愜意生活,正是兩岸人民未來幸福的真實縮影。

 2008年12月15日,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和直接通郵正式啟動,這標誌兩岸「大三通」基本實現。

 「大三通」的全面開放更加寬了「小三通」的道路,廈門依然是赴台最便捷的交通要道。如今的廈門,已成為全國大的台商產業鏈投資區。

鄰台:從「得其害」到「得其利」

 對1981年就任廈門市委書記的鄒爾均來說,肩頭壓力有千鈞之重。

 廈門特區管委會第一任副主任江平感慨地回憶說,管委會踩著「高壓線」走,不是擔心前線基礎差或者沒有搞特區的經驗,最怕有人說首要應該備戰,開放沒必要。就因為這樣,鄒爾均當年才說,深圳靠香港是福,廈門靠台灣是禍。

 更何況,初期的廈門特區只有2.5平方公里,是別人眼裡缺乏投資和創業熱情「巴掌地」。「但是我們心裡都清楚,廈門特區就是為台而設,中央領導人要釋放和平的善意。」江平告訴記者。

鄧公親批 擴大廈門特區

 1984年2月鄧小平南巡,只給了廈門5分鐘的匯報時間,鄒爾均就提了擴大特區和仿照香港設自由港兩個想法。他說,廈門和金門、台灣距離近,全島建成特區,一開放可以多引進外資和技術,「三通」不通也通了。至於自由港,貨物自由進出、人員自由往來,對兩岸交往會有促進作用。

 後來鄧小平回到北京在中央內部說,廈門的兩條設想,讓他們試一試。失敗了也不要緊,況且不會失敗。

 搞特區光靠政策也不夠,路、水電、電話等基礎設施沒有,外商也不會來。雖然中央劃撥5,000萬元啟動資金,廈門自己也籌款幾百萬,但僅交通條件一項,解決沒有機場、沒有碼頭、只有鷹廈線一條戰備鐵路的問題,資金就不夠用。

 江平說,實在求不到資金援助,特區管委會最後決定「項目承包」,把希望大膽寄託在海外貸款的可能性上。一筆來自科威特的2,200萬元貸款使項目出現轉機,僅建設1年9個月廈門機場就順利通航,成為內地第一個地方自籌資金建設的國際機場。

台商:從「游擊隊」到「主力軍」

 上世紀80年代初,福建沿海地區陸續出現了大陸第一批台資小企業。在1987年台灣民眾赴大陸探親開放之前,台商大多是「投石問路」式的小規模投資,隱蔽迂迴的狀態極似抗日戰爭時期的「游擊隊」。

近鄉情切 隱蔽投資

 1985年第一個到廈門設廠的台商高新平告訴記者,當年廈門政府想要招商,只能以交流名義去香港、新加坡見當地台商,台商一方面了解不到大陸情況,去大陸也是違法的,去投資談何容易。

 連高新平本人也是從新加坡輾轉到廈門投資。他說,最初也只是好奇,想看看大陸是怎樣的,沒有打算投資。但一到廈門聽到鄉音,突然像回到兒時的北投農村,當即決定租1,000平米廠房生產導電硅橡膠。

 到1990年,他的廈門廠已從50萬美元的投資額增資到500萬美元,可最初兩年裡,他既不敢和朋友說自己在大陸做生意。

 1987年兩岸關係有所鬆動,廈門政府在早期台商的幫助下,陸續從台灣「挖」來了更多投資者,以至於1989年時廈門的台商已經有112家,總投資近2億美元,台商成了特區經濟中最活躍的因素之一。

特惠台商 中央鼓勵

 台商的踴躍投資不僅觸動了廈門官員的思路,也被時任國家主席楊尚昆等中央高層看在眼裡。在中央的初步認可下,市委書記鄒爾均決定趁熱打鐵,1989年就帶著設立台商投資區的具體方案上京匯報。

 鄒爾均回憶說,向中央申請在特定區域內給予台商投資優惠政策,但當時留了心眼,帶兩套方案去,一個是在海滄開闢60平方公里,一個是在杏林開闢10平方公里,覺得海滄太大,批杏林的也可以。

 結果卻完全出乎鄒爾均的意料,答覆就一句話:「兩個都可以」。中央還說,不要劃界限,需要一片建設一片,建成一片收效一片。

 實際上到1993年時,廈門形成了包括廈門島、海滄、杏林、集美在內的4個台商投資區,實行特區政策的範圍擴大到500平方公里,成為全國面積最大的台商土地連片開發和進行產業鏈投資的臨海投資區域。

 據統計,到2008年6月,廈門的台商企業已有3,200多家,覆蓋電子、機械、石化、光電等各個行業。台資企業創造的工業產值佔全廈門工業總產值的五成以上,出口額則佔總出口量的70%,成為廈門發展的真正「主力軍」。

撰文小通推大通 旅遊局長開頭炮

 同樣值得紀念的是,第一篇主張全面開放廈金通道的文章,竟然出自一名廈門官員之手。

 1991年7月11日,香港《文匯報》刊登了一篇名為《設立「廈門金門特別行政區」之我見》的文章,提出了兩岸間要實現「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可試點率先設立廈門金門特別行政區,恢復廈金水上通道。

18年前刊本報 震驚兩岸朝野

 雖然這只是一篇副刊文章,但或許「以小島推動大島、以小三通推動大三通」的設想太過大膽,見報後立刻驚動了台灣媒體和兩岸官方。當天台灣媒體就用《金門廈門特區,大陸有此怪論》等代表官方意見的文章給予回應。

 作者彭一萬(見圖)的電話更是48小時沒停過,時任廈門市旅遊局副局長的他被追問最多的就是:寫此文章,是否是大陸官方授意?

 彭一萬笑著說,那時想法很簡單,兩岸三通不是短時間的事,吸取毛主席乒乓外交的經驗「以小推大」或許是個方法,可發了文章之後我兩頭不是人。

 大陸當時普遍認為兩岸要通就應該全面通,同僚都為他的「烏紗帽」捏了把汗。台灣則把他列入「不懷好意」的名單,以至於他之後連續3次赴台申請全被駁回。

相關新聞
廈門對台前線60載 烽煙散盡還「富」來 (2009-01-0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