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第十屆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在港舉行。
【本報訊】(記者 李慶全)「第十屆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昨日於黃埔海逸酒店舉行,這兩年一度的盛會,今年約共有一百五十位兩岸三地導演參與,包括內地導演黃建新、田壯壯、吳天明、馮小剛、謝飛,台灣導演侯孝賢、朱延平、李行、魏德聖及香港導演吳思遠、羅啟銳、唐季禮、文雋、爾冬陞及陳可辛等,可謂人才濟濟,氣氛亦相當熱鬧。自1992年香港電影導演會推動及策劃舉辦「第一屆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瞬間已經踏入第四個循環,適逢明年是香港電影誕生一百周年,大會決議以「昨日、今日、明日」為題,總結過去、分享現狀、展望未來,為華語電影創造新氣象;同時舉行「華人電影導演高峰論壇」,與來自內地、台灣、澳門及海外華人電影導演,共同探討及重新檢視香港電影及華語電影在亞洲市場的新挑戰及分享電影數碼化的新發展等。
先向離世導演默哀
因07、08年先後有楊德昌、宋存壽及謝晉三位著名導演離世,昨日研討會開始之時,全體導演肅立默哀了一分鐘。
研討會之上有多位導演發言為兩岸三地電影業作回顧及談現況,分別有吳思遠談及港產片如何從絢爛趨於平淡及九七回歸後的改變;謝飛談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內地電影的變化,從國家大電影走向市場化。近有馮小剛《非誠勿擾》收三億人民幣的優異成績;李行則談台灣電影再世輪迴,舉證《海角七號》的成功,並介紹十位台灣新晉潛質導演。侯孝賢亦提出80年代初台灣電影都有票房保證,然而經變化後市場衰退,最近才復甦,但他認為目標不是單看台灣、香港或內地單一計算的電影,華語電影才是共同的目標,也希望新導演都能將眼界擴闊,面向荷里活。
香港電影如何定位
爾冬陞昨日協助兩岸三地導演排位給傳媒拍大合照,他指今年研討會主要議題是電影市場文化與資訊交流,重點在於市場文化的差異。爾冬陞提到《海角七號》於台灣大收旺場,也帶出本土電影的成功卻於其他地方會有差異,也像《梅蘭芳》及《非誠勿擾》於內地叫好叫座,香港票房倒差強人意,主要都是題材迎合不到香港人口味。小寶也歎道:「真是風水輪流轉,以前電影題材都是遷就香港市場,現在都要迎合內地觀眾,近一、兩年台灣都開始回復有本土的製作及觀眾。」爾冬陞提出,香港電影近年發生嚴重問題,就是導演、明星和工作人員都缺乏,以致香港電影愈見積弱,所以要生存就要變通,今次內地有十五位及台灣十位新晉導演來港一同參與,他都希望香港一班的新導演也能一同接棒,並互相建立友誼。
最近有消息傳出爾冬陞執導、成龍主演的《新宿事件》不獲內地批准上映,爾冬陞表示該片已定於三月日本黃金檔期上畫,香港也排於四月上畫,內地不獲通過暫時是造成損失,但老闆楊受成與成龍都傾談過,內地電影沒分級制,而今次影片中有不少暴力鏡頭,是兒童不宜,倘若要遷就剪一個溫和版本感覺會不好看,也怕觀眾會罵,不想勉強上畫構成欺騙成分,所以要是仍想在內地上映,便希望做到一個適合的版本才上,但可能要花好一段時間才可以。爾冬陞又提到今次《新》片的個案,也正好是反映到題材如何遷就市場的問題,他指杜琪峰所拍的電影題材便很明確,拍戲要找定位,不過內地這個龐大市場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