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花旗集團準備重大瘦身,旗下業務可能分為好資產及壞資產兩大部分。法新社
經過20多年收購、合併而成的花旗集團,終於在金融海嘯下面臨解體。消息指,面對去年全年虧蝕逾200億美元(約1,560億港元)的花旗,將宣布重大瘦身重組計劃,將旗下業務一分為二,分為好資產及壞資產兩大部分,目標是將現有規模縮減三分之一。有分析更預言,「花旗集團」(Citigroup)12個月內將不復存在。
花旗日前剛與摩根士丹利達成協議,以27億美元(約210.6億港元)分拆旗下經紀業務美邦,與大摩合併成「摩根士丹利美邦」,被視為花旗出售資產求存的第一步。《華爾街日報》昨日更引述消息人士指,花旗將進一步宣布瘦身重組計劃,將集團業務一分為二。
規模預計減三分一
消息指,計劃之一是將花旗業務分為企業銀行及資產管理、零售銀行及信用卡兩部分,分別以大企業及有錢人為服務對象。另一計劃是將集團一刀切為「好資產」及「壞資產」兩部分,前者包括盈利的核心業務,目的是加強市場信心,後者則會肩負集團累積達數百億美元的負債。
花旗亦計劃出售多項業務,包括信用卡以及兩個客戶金融服務部門,又計劃減少集團本身坐盤交易。有熟悉計劃人士稱,重組後花旗資產負債表將從目前接近2萬億美元(15.6萬億港元),大減三分一,規模接近1998年前的花旗公司。但消息指計劃大前提是有人願意接手花旗不要的業務。
去年虧蝕料1560億
消息指,花旗去年第4季錄得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的虧蝕,全年虧損更可能超過200億美元(約1,560億港元)的歷史新高,逼使一向拒絕改變集團「金融超市」方針的行政總裁潘迪特不得不讓步。華府去年以450億美元(約3,510億港元)注資花旗,成為集團最大股東,此後就一直要求削減集團規模。花旗前總裁韋爾自1986年起開始透過收購合併,令花旗銀行在12年間搖身一變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金融超市」集團。不過顧客似乎對這種「金融超市」興趣缺乏,再加上內部管理亦出現問題,令花旗表現遠遜於美國銀行、摩根大通等類似金融集團。 ■《華爾街日報》/美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