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海嘯影響加深,全球總需求下降,此時正是購買石油等資源性、戰略性物資的有利時機。圖為中石油在蘭州的儲備油基地。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羅洪嘯18日電】金融海嘯並未打擊內地企業海外併購的熱情,湯森路透今日公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國公司的海外收購規模僅次於德國,達218億美元(約1,700億港幣),較去年同期增長40%。專家向本報透露,政府部門正在研究成立海外併購基金,以化解中國高外儲的風險。
政府研設基金 鼓勵企業「出海」
春節過後,市場頻頻傳出中國企業海外資源併購的消息。2月12日中國鋁業宣佈投資約195億美元(約1,521億港幣)收購世界第二大礦業公司力拓(Rio Tinto)的部分資產,僅僅4天後,2月16日,中國五礦集團又提出以17億美元(約132.6億港幣)收購澳洲礦商Oz Minerals,而2月17日俄羅斯報章又披露中石化可能斥資1.3億美元(約10.1億港幣)收購俄羅斯中型石油企業烏拉爾能源公司。
與中國企業「出海」熱情高漲相比,全球海外併購卻因金融海嘯而大大降溫。湯森路透報告指出,今年全球跨境併購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5%,僅為730億美元(約5,694億港幣)。
事實上,中國企業對資源資產的收購早在去年就已初現熱潮,有資料顯示,僅去年一年,中國的鋼鐵公司在全球至少收購了180億美元(約1,404億港幣)的礦業資產。而中國銀監會最近推出允許商業銀行為海外收購提供資金的政策,也增加了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