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世雄.
本地有很多人學唱粵曲,但懂得分辨「戲棚曲」和「歌壇曲」的,真是寥寥可數。所謂「戲棚曲」,即粵劇裡的歌曲;「歌壇曲」,原指專為歌伶演出而撰寫的粵曲,屬曲藝的範疇。自古以來,「戲」和「曲」是分流發展,當然也互相影響。在上世紀抗戰前,穗港歌壇興盛猶勝粵劇。自廣州十三行怡心茶樓以歌伶替代瞽婦(又稱師娘),大受歡迎後,廣州茶樓紛紛仿效,西關「正南」、「多如」、「怡心」,城內「巧心」、「涎香」,東關「澄江」、「東如」等茶樓,都開設歌壇,邀請歌伶獻藝。三、四十年代,香港茶樓競爭進入白熱化,茶樓在晚上開設歌壇,長期邀請歌伶演唱粵曲。後來附設歌壇的茶樓多達三十幾家,例如如意、富隆、平春、添男、大觀、蓮香、高陞等。三、四十年代亦是歌壇全盛時代。大喉方面,有飛影、佩珊、佩非姊妹、大銀仔、耐冬、妙然,妙生等。正宗生喉有燕燕。平喉有郭湘文、燕紅,以及「平喉四傑」之張月兒、徐柳仙、小明星、張惠芳等。歌壇演出只唱不做戲,所以特注重音樂和唱腔。音樂方面,板面短者變為長,平時慣用的過板,穿插花枝,變化層出不窮,別開生面。歌壇前輩曾告訴我,歌壇曲常長達半句鐘,因此台上擺設台,讓歌伶在過板時坐下喝茶。唱腔方面,為吸引顧曲周郎,競創新腔,自成一家,謂之「私伙腔」,寫下粵曲史上光輝璀璨一頁。
「歌壇曲」最接近我國詩歌以「婉約為正宗」的傳統,大部分歌伶著重行腔纖巧工細,運氣、咬字工夫,不像唱戲的著重情緒發揮,要字字「落肚」,剛勁有力。因此,唱曲藝者另有一套「法口」(演唱技巧),音樂伴奏亦較「棚面」花巧。可惜本地歌壇已是淹淹一息,樂社亦多流行「戲棚曲」,所以能掌握「歌壇曲」演唱和伴奏技巧的就餘少數年長的樂師和唱家。香港電台第五台增設「戲曲之夜」廣播時數時,我特別要求節目要多播「歌壇曲」;另外,由我和黃炘強先生主持的《廣東曲藝和粵曲歌壇》也湊巧安排在逢星期四晚上九時半及星期日下午五時的《長者空中進修學院》節目時段播出,也算聊勝於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