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徐海煒)特區政府早前擴大「中小企業特別信貸保證計劃」和「中小企業信貸保證計劃」,協助正處困境的中小企,但有立法會議員擔心獲批貸款的中小企中,未有遵守政府在承擔貸款保證時要求的「保就業」原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昨日出席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會議時承認,在約1萬宗成功申請中,有14間獲批特別貸款的中小企曾減少1至5名員工,其中主要原因是自然流失,只有2、3間是主動裁員,大部分是關於攝影工作。
劉吳惠蘭昨日出席工商事務委員會,解釋當局早前推出的新協助中小企業措施。她表示,「中小企業特別信貸保證計劃」和「中小企業信貸保證計劃」共批出約1萬宗,涉及貸款額超過200億,為融資帶來實質幫助,亦間接保障了有關計劃中幫助到的企業的14萬5千個職位。
劉吳惠蘭:僅14間減人手
她續說,雖然計劃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部分企業貸款困難,因此政府增加保證額的比率,她亦鼓勵,銀行有多些信貸資金,多些企業得到銀行貸款。
不過,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質疑有成功申請特別貸款的企業,仍採取裁員手段,與政府的「保就業」原則相違背,又批評政府在進行相關問卷調查時只做申請成功的個案,但沒有申請成功的則沒有包括在內,並非有效的調查。劉太回應時坦言,不能讓這些企業「一個都不能減」,但當他們真的有裁減人手的做法,當局都會關注。而在約1萬宗的成功申請中,確有14間獲批特別貸款的中小企曾減少1至5名員工,其中主要原因是自然流失。
勉被拒中小企再作嘗試
商界議員林大輝亦要求政府不應只提升信貸保證比率,而應事先已與銀行有共識,在提升保證比率後,銀行會確保盡量向中小企開「水喉」。
劉太稱,事前有與幾間主要銀行進行溝通,亦希望他們因應政府的保額提高,在利息方面可以調低一些。她又鼓勵之前曾被拒的中小企公司可再作申請嘗試,同時亦會與銀行研究,銀行可否主動覆檢之前申請失敗的個案中,有哪些申請會因政府擔保額提升而滿足批核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