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增聲(中)表示,經濟轉差,今年有意修讀自資課程學生會增加,但畢業生薪酬則或受到負面影響。本報記者覃卓嘉 攝
【本報訊】(記者 覃卓嘉)近年自資副學士及高級文態課程越開越多,但畢業生就讀後是否能增值,情況備受關注。由8大院校組成的聯校素質檢討委員會,昨公布其首個跨院校的副學位畢業生發展情況調查,結果發現,學生雖對有關課程的升學就業的幫助普遍感滿意,但在重要的語文能力方面,卻僅得約半數人認為,在就讀2至3年課程後,本身的水平有所提升。有大專學界人士指出,自資課程由於收生的需要,往往將資源集中提升升學及就業率,卻難以兼顧學生整體能力發展,擔心會進一步影響課程認受性。
聯校素質檢討委員會成功就4,359名2005年及2006年畢業的副學位課程學生進行追蹤調查,他們來自9間自資院校,包括2,795位副學士及1,564位高級文憑畢業生。當中有52.8%的人選擇繼續升讀全日制課程,及8.5%升讀兼讀制課程。另外,有43%人成功全職就業,另加17.3%的人以兼職形式就業,而全職就業者平均月薪約有1萬元。
逾8成認同有助升學
委員會副主席蘇國生表示,在升學的畢業生中,達84.3%認為課程有助其繼續升學,而受訪者亦普遍認同課程有助其就業,以及符合入職的學歷要求等。不過,委員會主席陳增聲補充,有關數據主要針對過往畢業生,由於今年經濟轉差,預計課程升學率將會增加,但畢業生薪酬亦將會相對降低。
不過,調查同時顯示,僅得58%的副學士及47%高級文憑畢業生認同課程能「改善語文能力」,即有近半人對此不表認同。另外,認為自資副學位課程能促進本身溝通能力,以及團隊與人際技巧的,亦只得約7成,可見不少畢業生對課程實際增值能力有懷疑。
降收生標準損認受性
就有關調查結果,關注副學位大聯盟召集人馮偉華指,由於自資副學位課程未能得到政府資助,院校投入的資源亦較參差,令不少學生未能提升語言及溝通能力等。
馮偉華表示,由於副學位課程越來越多競爭激烈,為增加收生,近年不少課程都在設計上以升學銜接及就業為考慮,更有而部分院校不斷降低收生標準,讓僱主對畢業生能力產生懷疑。
專上學生聯會代表李耀基亦認為,學生對課程的關注並非單是高升學及就業率,而是課程對本身能力及未來發展是否有幫助,希望院校能加強培訓學生語文、溝通等綜合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