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粵台港澳四地文化交流研討會上
陸坤慈小時家境不俗,樣貌乖巧的她最受父親疼愛,本來可以安安穩穩靠老竇,但生性好強直率的她從小便立志要靠自己,一世做老闆。大學二年班時,她就向人借來2500元,在荃灣租用一個400呎的單位,請一個同學做老師,辦起了幼稚園。當時她一窮二白,從租樓、裝修到招生全得一腳踢。17歲初創業,渾身都是幹勁,不過當時經歷辛苦艱難的點點細節至今仍是猶在眼前。「早上7點要搭小巴,而且整個街道只有我們一間學校,好荒涼,打開校門就要忍受被蚊圍攻,夜晚又要送學生放學,風大得好像惡鬼撲來。」
好在付出有所回報。一年後,學生人數從五個增加到50幾個,她考慮再租層樓開分校。但好景不長,業主破產要賣樓,她只能買下層樓才能繼續幼稚園。由於仍不願向家裡要錢,她自己四處想辦法,最後靠做會和向銀行借貸終於開成分校。「那時好有鬥志,不給自己留後路」,背水一戰終讓她如願,而她也說得出做得到,最後將之前的借貸都如數還清。
學校愈搞愈大,最多時開到5間分校,包括一間全日制日本式幼稚園。陸坤慈說她請到當時三大日本知名的教育專家之一作為顧問。日式幼稚園一辦就是13年,在東京頗有知名度,她也遭遇到日本考察不被當地孩子理睬尊重到後來終被人接納信任,自己的眼界也放開了很多。
陸坤慈一生從未離開教育事業,多年之後她根據自己的經歷寫成的《課室外的故事》,不僅在當年榮獲十大推介好書,更被拿去做盲人學校的教材,「我的書能為盲人的教育發揮一些用處,我深感欣慰。」她亦是首個受國家邀請,於1987年赴四川成都講學的優秀幼兒教育家,為祖國的教育事業進步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