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無視早前在中美商貿聯委會上「不再出台新的貿易保護措施」的承諾,初步裁定對中國輸美油井管徵收最高達99%的反傾銷稅。這是以量計算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採取的最大規模的一次貿易行動。美國出爾反爾再次針對中國產品徵收反傾銷稅,一是出於自身經濟利益的考慮,討好國內利益團體;二是以貿易制裁為武器向中國施壓,迫使人民幣升值。接踵而至的貿易保護,難免對外貿依存度極大的中國經濟造成衝擊。中國有必要有理有節地反擊這些無理的貿易制裁,以對外發出有力的警告;更重要的是,須加強刺激內需,推動產業升級,加快扭轉過份依賴歐美出口的經濟模式,改變受制於人、被動挨打的局面。
儘管美國在前幾次的G20峰會,甚或剛落幕的中美商貿聯委會上,都三番五次承諾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但言猶在耳,美方今年至今已對中國產品展開十三項反傾銷等貿易調查。為了滿足國內利益團體的要求,美方不斷在對華貿易上做文章,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中美關係密不可分,中國持有大量美債,為美元保持國際地位提供支持,美國貿易制裁中國是以怨報德的行為。金融海嘯後,中國毅然推出四萬億刺激經濟方案,擔當了全球經濟火車頭的角色。美國復甦少不了中國的參與,在奧巴馬訪問中國前夕,美方卻不斷製造事端,令奧巴馬此行蒙上陰影。在現時金融海嘯陰霾未過之時,美國一再損害兩國經濟關係,實屬不智。
其實,各國都明白貿易保護的害處,但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容易滋生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出口國,難免成為主要衝擊對象。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至8月,共有17個國家及地區對中國發起79起貿易調查,涉案總額約100.3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6.2%和121.2%,反映對中國的貿易制裁有擴大化趨勢。然而,歷史已經證明,貿易保護主義不僅未能保障本土經濟就業,反而令全球經濟更加惡化。大蕭條時期,美國總統胡佛一意孤行推動貿易保護主義的《斯穆特-霍利法案》,最終引發各國報復抵制,令到經濟大蕭條一發不可收拾。可見貿易保護主義不過是飲鴆止渴。殷鑑不遠,各國政府實不應重蹈覆轍。
當然,中國作為一個以出口為主導的經濟體,雖然今年經濟保八已無懸念,但面對此起彼落的貿易制裁,明年仍將面對不少挑戰。所以,中央需小心處理寬鬆的財政及貨幣政策,以免因出口受挫而影響復甦。同時,中國應善用世貿等國際平台,解決各種貿易爭端,更好地保護自身權益。然而,中國與發達國家的貿易摩擦,根本原因是對發達國家的依存度較高,使得美國、歐盟等可以無所顧忌地對中國挑起貿易爭端。所以,中國應逐步調整經濟結構,擴大內需,調整出口產業結構,改變對發達國家的貿易依存度,這才是治本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