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首家民營銀行民生銀行今天開始招股,以每股港幣8.5至9.5元價格,總共發售33.2億股,集資最多港幣316億元,成為今年香港最大集資的新股。民生銀行在本港招股,進一步鞏固本港首次上市股票(IPO)市值全球第一地位,說明中央並未因發展上海金融中心,而減弱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支持。但香港金融業也要發揮本身的金融軟體優勢,吸引更多內地和海外的市場參與者,更好發揮金融支援經濟的功能,以確保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失。
民生銀行招股在香港引起熱潮,不單因這是繼中信銀行之後,兩年才再有內地銀行來港上市,而且因為這是首家民營銀行在香港招股,受國家政策規限較少,做生意更靈活,這是其區別於其他中資行獲投資者鍾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港已上市的六家中資銀行,貸款對象主要是國企,而民生則主攻民營企業、中小型企業貸款業務。民生銀行招股價相當於2010年市帳率(PB)的1.67倍至1.8倍,目前香港上市的中資銀行市賬率平均在2倍以上,料民生銀行上市後表現理想。民行宣傳的賣點,就是定價便宜,令機構投資者趨之若鶩,也讓散戶憧憬有短炒水位。
民生銀行今次來港招股預備申請表多達100萬份,即使以高於42萬人成為今年最高認購人數新股的國藥控股,九月份招股時預備申請表亦僅得70萬份,反映民生銀行及承銷團方面對公開發售反應極具信心。民生銀行H股成為今年香港資本市場最火爆的IPO,令本港的IPO公司更形多元。民營企業比國有企業更傾向在香港集資,它們可以通過來港上市集資,籌集充足的資金,促進企業業務發展,亦能透過市場力量,完善企業管治,成為企業的一項「品質保證」。
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全球IPO交易從2008年第四季度起開始出現停滯。全球IPO融資金額大幅下降。隨着市場回暖,在港股升上兩萬關口後,越來越多公司開始籌備上市工作,同時,也有不少因市場環境變化而暫時擱置上市的公司開始重新啟動計劃。香港市場並沒有因為重啟了IPO,股指就出現弱於周圍大市的表現,這說明香港的融資中心地位仍然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