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尼克松夫婦(左)到長城遊覽。 網上圖片
尼克松在他的《領導者》一書中回憶說:「我們繞着宴會廳與50多位高級官員碰杯,我注意到周恩來向每個客人祝酒時,只用嘴唇輕輕碰碰杯沿。當我和他回到自己的座位時,都拿着原來的那杯酒。」
坐下休息時,尼克松問周恩來:「聽說您的酒量很大?」周恩來笑了笑,帶着回憶的神情:「過去能喝。紅軍長征時我曾經一次喝過25杯茅台。」周恩來把酒杯捏在手指間,注目着轉動酒杯,「比這個杯子大。」尼克松吃了一驚,繼而疑惑地問:「可是今天你沒喝?」周恩來點頭:「年齡大了,醫生限制我喝酒,不能超過兩杯,最多三杯。」尼克松說:「我在書裡曾經讀過這樣一段故事,說紅軍長征途中攻佔生產茅台酒的茅台鎮,把鎮裡的酒全部喝光了。」
總理海量 蜚聲國際
周恩來眨動雙眼,目光裡流露出對往昔的眷戀,並以烈性酒推銷員的眼神和口吻對尼克松說:「長征路中,茅台酒是我們看作包治百病的良藥,洗傷、鎮痛、解毒、治傷風感冒……」「讓我們用這『萬能良藥』乾杯。」尼克松舉杯。
在中國政府為尼克松總統在上海舉行的宴會上,尼克松興高采烈,茅台酒使他臉上的笑容泛着紅光。他激動不已地端着酒杯走到麥克風前,作了這次訪問唯一的一次即席講話:「這是改變世界的一周,《聯合公報》將成為明天全世界的頭條新聞。我們要建立一座跨越l萬6千英里和22年敵對情緒的橋樑,可以說,是公報搭起了這座通向未來的橋樑。」
總統醉言 一語中的
在激動之中,尼克松還說了一句話:「美國人民,要和中國人民一起,將世界牢牢地握在手中。」對這句過於敏感的話,基辛格聽着不免有一絲憂慮。幸好平時愛挑毛病鑽字眼的記者們也讓茅台酒的香氣熏得迷迷糊糊,對尼克松的這句話沒有太大的反應。尼克松的女兒對茅台酒也充滿了記憶,據她說,後來尼克松每次出訪中國歸來,家裡都會多幾瓶茅台。
不僅尼克松被周總理的茅台「忽悠」了,同行的基辛格也深受「蠱惑」。1974年4月,時任副總理的鄧小平代表新中國政府領導人第一次登上聯合國的講壇,出席聯大特別會議後,對基辛格進行了拜訪。這是中美關係於1973年初春明顯升溫後,由於國際形勢以及雙方國內政治的變動而走向猜忌和一波三折的時期。他們談到了「水門事件」,談到了前蘇聯,談到了日本……也談到了茅台酒。 美國出版的《基辛格會談秘錄》對這次會談有如下一段文字:「基辛格一再用中國的方式端起茅台向鄧小平敬酒。基辛格的助手溫斯頓.洛德開玩笑說:『我相信我們用茅台可以解決能源危機。』鄧小平接過他的話幽默地問:『那我們也能解決原材料危機嗎?』基辛格也以美國式的幽默作答:『我想只要喝了足夠的茅台,我們就能解決一切問題。』鄧小平馬上接着說:『那我回國後一定增加茅台的產量。』在會談中,這成了一段輕鬆的小插曲。」(完) ■來源:青年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