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山隧道繼去年加價後,再次向政府申請加價,各類車輛劃一加1元。表面看來,大隧的加價幅度並不大,但卻有可能牽一髮動全身,引發因為金融海嘯而被壓抑的公用事業加價潮。這才是最令人擔心之處。本港經濟復甦根基未穩,市民的就業及薪酬仍未明顯改善。如果這時加風四起,推高通脹,不僅不利於經濟回升,更會令市民生活百上加斤。對此,政府須嚴格把關,防止加風再熱,並且認真檢討公用事業的利潤回報機制,令公用事業的運作更加合理高效。
在大老山隧道申請加價的同時,房委會轄下停車場月租亦將上調3%至5%。若然這些加價都成功落實的話,其他私營隧道公司、公共巴士等公用事業必會爭相仿傚。金融海嘯對本港經濟衝擊強烈,企業倒閉裁員、市民失業減薪此起彼落,政府已經凍結多項公用事業加價。儘管目前經濟渡過最困難的階段,稍有起色,但是距離經濟全面復甦言之尚早,中小企仍要艱苦支撐,打工仔收入難有上調。同時,受巨額熱錢持續湧入的影響,本港資產價格膨脹,財富效應蔓延很可能形成新一輪的通脹。如果公用事業迫不及待在此時要求加價,猶如為潛在的通脹火上加油,不利於本港實體經濟的順利復甦,加重市民生活負擔。
大老山隧道去年盈利逾1億元,去年12月收費才上調逾10%,不足一年間便第二次申請加價,理由是經營回報只得6.1%,遠達不到經營隧道合約中允許的13%。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本港處於高通脹、高收入時期,政府允許私營隧道公司可有雙位數的利潤回報保障。如今時移勢易,這樣固定的高回報已與本港的經濟實況、市民的收入增長水平脫節,難免惹起輿論的非議和市民的反感。政府須根據經濟發展的狀況,慎重考慮有關企業的加價申請,切勿讓公用事業借經濟好轉趁勢加價的現象氾濫。民間和企業都認同通過延長專營權來換取減少加價,政府應該與各方研究如何落實,以化解私營隧道加價擾民的困局,並充分發揮各隧道互相分流配合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