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麗梅(右二)指目前幼師接受有關各類學習差異的培訓多屬「皮毛」,對評估學生學習差異信心不足,未能及早介入協助有需要的學童。 本報記者歐陽杏櫻 攝
【本報訊】(記者 歐陽杏櫻)據估計,全港約有5%幼稚園學生有各類型的學習差異,包括自閉症、讀寫障礙、過度活躍症或專注力不足、視障等。不過一項調查卻顯示,幼稚園老師對有關兒童表徵及需要,整體認識僅屬中等,當中超過四分一人更坦言不知道有關表徵,遑論辨識其學生及提供支援。負責調查的學者指,幼師認知不足令學童難以及早獲適切協助,問題不容忽視。
7成幼師校內有學習差異童
民建聯邀請浸大持續教育學院於去年9至11月訪問498名幼稚園教師及校長,了解他們對9種幼童學習差異的認知及接納情況。研究發現,約7成幼師所屬校內有6名或以上學習差異學童,5成人更估計校內有10名學習差異童或以上,可見情況普遍。而以1至5分計,幼師對各種學習差異的認知僅為3.5至3.8分,即只屬一般,而當中更有128人(25.7%)直言不肯定及不知道各學習差異的表徵,顯見他們於辨識有關學童方面出現問題。
另一方面,幼師對有過度活躍症、自閉症學童亦感較難接納,有關評分(1至5分計)只分別得3.16及3.3分的僅僅及格水平。
本身從事教育工作的余錦明,發現兒子2歲時有自閉傾向,曾安排其入讀主流幼稚園,但教師未能處理其行為問題,也沒提供適切照顧,反而屢次向他投訴,只好讓兒子轉到特殊學校,情況才獲改善。他又指,由於小學相關支援較佳,兒子升讀主流學校後雖曾轉校3次,但最後也能找到適合他的學習環境。
學者:當局未及早提供支援
浸大幼兒及基礎教育部高級講師李麗梅表示,目前幼師關於學習差異的培訓只屬「皮毛」,加上欠缺政府支援,令其對評估學生信心不足。而教育當局只於兒童升小後提供有系統的評估及學校支援,未有及早於幼兒階段介入,或令學童年紀輕輕便出現挫敗感。而民建聯亦將再就此進行深入研究,料2個月後再總結詳細報告及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