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第一期漢語學習班學員在香港。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從1955年開始,英國連續六年選送剛剛離開校園的年輕人學習中文,然後將他們送到遠東地區做間諜。近半個世紀後,他們的故事才公之於眾。
他們的傳奇經歷是那些抱有遠大理想的畢業生們所夢寐以求的。某年某月某一天,你應招去一個地方,宣誓保密,然後接受一門外語的培訓,再被送去感受異國風情。
對英國政府戰時兵役系統招募的大約300名年輕人來說,這樣的經歷完全不是傳奇小說中出現的情節。
這一經歷改變了這些現在已經年近70歲的人一生的命運。另外一個附帶效應是,它為諸如牛津、劍橋、利茲、愛丁堡等大學,甚至美國、加拿大和新西蘭等國家的大學培養了一代中文講師。
故事開始的年代,世界被分成了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兩大陣營。毛澤東成為中國的領袖,使當時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一時間變得很敏感,突然成為戰略要地。英國政府需要一批可靠的人駐紮在香港,專門收聽「隔壁」中國大陸的無線電信號。可問題是,有幾個英國人能懂漢語呢?
如何甄選學漢語人員?
用筆名「納吉爾.維斯特」撰寫情報歷史的魯泊.阿里森說,英國政府決定訓練漢語人才,於是要求每個年滿18歲的人必須為國效力的英國戰時兵役制度,就提供了巨大的免費資源。
這一戰時兵役制度下招募來的年輕人,有的被送到馬來西亞、朝鮮、肯尼亞或者塞浦路斯打仗。但這些人中的佼佼者部分則被安排了一條截然不同的服役方式─學習外語。而最常見的外語是俄語。
可是,怎麼才能篩選出有學習漢語潛力的語言天才呢?實際上,甄選過程更像是競猜遊戲。誰也不能肯定要學好這樣一門外族人的語言究竟需要哪些天分。於是,原本要到劍橋學古典文學的,正在受訓成為會計師的,還有學文學藝術的,都被選去學漢語。
對許多人來說,這樣的甄選過程非常意外。比如說,一群年輕人在列隊檢閱時被問:誰的法語學到中學畢業水平?有一個人舉起了手,結果他被選去學中文。
瑞格.亨特回憶說,他和另外兩個人原本準備學俄語的,一天被招去見長官。長官問:願不願意轉去學剛剛開辦的漢語課程?「我們想都沒想就回答:願意!長官!結果這一下改變了我們的人生。」邁克.華萊士主動地選了漢語課程,原因僅僅是可以離心上人(後來的妻子)近一點。(一)
■摘自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