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區域振興規劃」系列 三之三
中央政府推出「新疆區域振興規劃」,市場估計「十二五」期間固定投資額將逾2萬億元人民幣,當中不少將用於基建,令新疆對外交通更快捷。在中央巨額投資新疆下,未來新疆肯定商機處處,港商雖然看好新疆的前景,尤其是港商擅長的第三產業,但卻抱觀望態度。綜合而言,有四大因素制約港商的投資意慾。首先,認為新疆基建不足,人流物流往來不便;擔心因文化差異,容易與維族發生矛盾;自新疆發展暴亂後,令人擔心治安不佳;二、三線城市發展潛力巨大,吸引力遠勝新疆。
二三線城市發展潛力勝疆
雖然政務司司司唐英年家族早在內地改革開放之初,已到新疆開設天山毛紡廠,是新疆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香港「紡織女王」楊敏德隨後亦赴新疆開設溢達紡織廠。時至今日,港商往新疆發展的項目,還包括旅遊文化酒店、啤酒及葡萄酒釀製、石材開採等等。不過總體上,對很多港商來說,新疆仍然是一個遙遠又陌生的地方,本港與新疆的貿易,仍處於小得在統計上可以被忽略的程度。
有港商指出,以製造業為例,選擇投資設廠其一個重要因素,是群聚效應,即使新疆的生產成本低到什麼程度,也沒有廠家願單獨去投資,因為沒有群聚效應。以東莞為例,為何能成為世界工廠的中心,因為很多產業的上、中、下游都集中在一起,形成產業鏈。「你在東莞想買批塑料或配件,打個電話半個小時後便有貨送到。若去到湖南,往往要幾天才送到貨,對於分秒必爭的廠家來說,簡直不可接受。」
缺群聚效應難形成產業鏈
他說,湖南這麼接近廣東,情況已經如此,真的不能想像在新疆設廠會是什麼情景。何況設廠投資至少要數百萬元,除非有龍頭企業帶頭在新疆設廠,發揮母雞帶小雞的作用,其他衛星廠才有意慾到當地設廠。否則,即使想像到新疆十年後會如何發達,現時亦不會有港商願意捷足先登。再說,即使將來新疆基建大有進步,但始終位置偏遠,不利將產品送到全國。二,文化差異。維族有本身的文化和習俗,但偏偏港商很少有機會接觸維族,根本不了解對方的文化,加上不少維族人不精通普通話,雙方溝通不便,易生誤會。
文化差異難溝通易生誤會
三,是治安不穩。很多港商在電視上目睹新疆暴亂,害怕當地治安不佳,若將來再發生暴亂,可能將苦心經營的企業付之一炬,故對於到新疆投資始終放心不下。最後,是賺錢的機會。相對投資新疆充滿不穩定因素,港商在二、三線城市則可謂商機處處。例如:武漢、成都及廈門等地,消費力與日俱增,且當地基建較發達,港商單是發展這些城市,已佔了大部分人力物力,新疆目前不是他們的首選。 ■本報記者 李永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