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劉凝哲16日電】在「申遺」成功後的首個端午節,內地民眾普遍對這個節日反應冷淡。一項網絡調查顯示,近50%的網民在加班中過節,超過30%的網民選擇「宅」在家中,僅有少數網民選擇外出旅遊或回鄉探親,足見節日氣氛低迷。官方媒體對端午節遇冷進行反思,除了正值世界盃等因素,傳統節日難見現代元素,民眾對端午節參與度低等才是主因。
端午成淡忘的節日
媒體引述調查顯示,3成多網民「看淡」端午節。調查中,2成人認為端午節只是給了個「理由」,能夠和家人朋友聚會。甚至有不少網友認為,端午節是已淡忘的節日,沒什麼感覺。
記者在北京也很難感受到端午節的氣氛。在市區的大街上,除了偶見促銷粽子的廣告外,幾乎難見其他端午節的文化特徵。端午節出遊的人數也明顯少於「五一黃金周」,幾乎跟平日周末差不多。
多位專家建議,應拓展端午節的節日內涵,「還節於民」。北京民俗專家高巍坦言,民俗是自下而上的,不能自上而下,人為安排活動的作用不大。往往是上面搞得很熱鬧,可真正到百姓的層面卻沒有什麼影響。對於如何傳承端午節的文化內涵,高巍建議,應深入一線、腳踏實地。可以學習韓國「端午祭」活動,從基層做起,逐步推廣,將打年糕、蕩鞦韆等活動也都融入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