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美國航天飛機預定明年全部退役,今後美國宇航員進入國際空間站可能搭乘中國飛船。圖為今年5月美國穿梭機亞特蘭蒂斯號退役返回地球。
【本報訊】據《青年參考》3日消息:美國總統奧巴馬上月底發佈新版國家太空政策,一改前任布什的「軍事對抗」論調,祭起「合作」大旗,尋求加強國際太空合作。但也有人指出,美國謀求太空軍事化以及稱霸太空的既定方針沒有改變,只是在策略上更富於技巧性。
《青年參考》報記者在美國政府網站上看到這份長達18頁的政策報告,羅列了諸多可茲國際合作的領域,包括空間探索、地球觀測、氣候變化研究及環境數據共享、減災救災乃至監測太空垃圾等。報告稱,奧巴馬政府的首要目標是「振興國內太空產業」,對比2006年布什的太空政策目標—「加強國家的領導地位」,顯然要溫和許多。
美棄「對抗」論 尋求國際合作
據《洛杉磯時報》分析,該報告承認,美國的太空政策已到了「改變的十字路口」,需要與航天大國(包括俄羅斯和中國)展開合作,以應對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
特別引人關注的是,報告將過去美國排斥他國介入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的研發,也納入合作領域,試圖以此增強GPS的適應能力與兼容性。美國全球安全組織負責人約翰.派克形容,此舉等於「敞開了太空合作的大門」。
鑒於美國當前債台高築,不得不擱置諸多尖端太空探測計劃,而中國卻醞釀着在不久後登陸月球,外界紛紛將美國的新太空政策與中美合作聯繫起來。
奧巴馬的科技顧問約翰.霍爾德倫曾在一次專訪中提及,由於美國航天飛機預定明年全部退役,今後美國宇航員進入國際空間站的交通問題顯得格外突出。而在新一代航天飛機問世前的「空檔期」裡,只有俄羅斯和中國能提供載人進入軌道替代方案。雖然俄羅斯已有多年運送美國宇航員的經驗,但霍爾德倫稱,「不排除未來美國人搭乘中國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的可能性」。
對此,歐洲空間政策研究所所長凱—烏韋.施羅格說:「霍爾德倫的談話,無異於華盛頓向北京拋出的一份友好政治聲明……正如新報告闡述的那樣,奧巴馬希望更進一步,(中美太空合作的)大門完全打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