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世界盃已過,圍繞足球的話題仍然不斷,其中包括本地足球的發展,關係到為什麼香港近年來未能培養出像昔日張子岱、胡國雄等本地球星,而且平均具國際水平的本地球員人數買少見少。
其實,如果我們處身當時60至80年代的社會環境,我們便不難明白現在大眾所面對的困難。60至80年代的香港,大眾市民的生活較樸素,物質條件處於發展社會階段,人人都抱著吃苦和拚搏精神,為自己的生計和改善生活環境而努力。在簡樸和貧困的環境下,兒童及青少年的遊戲和娛樂運動也十分簡單。而且選擇不多,大部分都是體力活動,女孩子跳跳橡筋繩、拍拍公仔紙等,男孩子總離不開踢足球或打籃球,當買不起足球時,便買一個較便宜的塑膠紅白間條球便大伙兒踢個痛快。在這種天然而又體力化的遊戲環境下,當年大部分的青少年,無論男或女,都能夠在童年時期培養出基本的運動技能和體能。在青少年出路方面,除非學業成績超卓,能夠考入香港大學或中文大學,否則很多都在初中或高中畢業後投入社會工作,起初階段多是做些學徒或文員職位,對一些足球踢得好的年青人,當然願意投身或以加入薪酬不太差的職業足球隊為目標。另一方面,在觀看不到外國足球現場轉播的賽事,觀眾當然願意到場觀看本地聯賽,這也直接支持本地職業球賽的發展。
現在我們當然不能要時光倒流到60至80年代,在現今香港這物質豐富和青少年有很多選擇的環境下,要培養本地足球明星實在不容易,也不可以用三言兩語交代得清楚。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系 鍾伯光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