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深藏於廈門巷道中的監獄舊址,見證了80年前「絕無僅有」的破獄鬥爭。 本報記者林舒婕 攝
【本報海峽西岸新聞中心記者林舒婕廈門報道】華僑作家高雲覽的百年誕辰,讓人們又一次翻閱暢銷數年的長篇小說《小城春秋》,重新回憶起80年前發生在廈門的破獄鬥爭。廈門共產黨人通過精密部署,衝破國民黨反動派的森嚴戒備,破獄救出40多名戰友,且未有一兵一卒傷亡,在中共黨史上被譽為「絕無僅有的傑作」。
循著路旁的標示,記者來到深藏於廈門思明南路451號巷道中的思明監獄舊址。保留原貌的10間牢房相向而列,除了夏日的蟬鳴,再聽不到其它響動。1930年5月25日,一個同樣晴朗的星期天早晨,中共福建省委成立的破獄委員會(簡稱「破委會」)11名特務隊員為破獄做著最後的準備。
10分鐘營救40餘人
要進入監獄必須經過縣政府大門、看守所鐵門、木門及關押政治犯的牢房「四重門」。此前,時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羅明多次以探監為名前往摸底,連每一重門的距離都計算得非常精確。獄中有守衛和警備隊共44人,槍支37條,但實際上警惕性很差,特別是星期天守衛最為鬆散。
臨近上午9點,由省委秘書陶鑄指揮的特務隊內隊6人以探監的名義分3批進入。當穿長褂的隊員客古第3批進入時,守衛起了疑心,準備對他進行搜身。另一名特務隊員當機立斷一槍將其擊斃。幾乎同時,外隊5人衝進縣政府大門,以台階為屏障,擊斃了警衛隊隊長吳可成,剩下的警備隊員嚇得拔腿就逃,沒有一個敢回隊部拿槍。
緊跟著,內隊隊員抽出事先試驗過的德國老虎鉗,「卡嚓」剪斷了監獄的鐵門和牢房房鎖。40多名被關押並拷問了上百天的共產黨員、蘇維埃幹部和紅軍指戰員快而不亂地衝出牢門,向縣政府大門衝去。全程僅僅10分鐘。
當時早已等候在外的接應隊,每人帶著3至5名出獄難友,沿著碧山路,奔向打石市堤岸,登上了停泊在那裡的兩艘船。又一個10分鐘後,船隻揚帆向西北方向駛去,過了鼓浪嶼再往東轉,分別開往同安的珩厝和彭厝兩個停歇點,將出獄的共產黨人分送往全國各地。
震動陳果夫 搜查無結果
據廈門黨史專家胡冠中搜集的史料,破獄鬥爭隔日,上海的《申報》、《民國日報》和東南亞報章紛紛做了報道,事件甚至驚動了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陳果夫,發文對廈門的國民黨軍警大加訓斥。
「根據陶鑄的回憶,特務隊員在完成任務後立即分散隱蔽到廈門港的地下群眾家,埋好槍支換好衣服,然後各走各的路。陶鑄自己則到南普陀遊玩,在大雄寶殿遇上一位相識的湖南老鄉,兩人還坐在台階上聊得津津有味。」國民黨就連有多少共產黨人參加破獄都不清楚,草草搜查後不了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