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相禹老師在胡同口給孩子們講故事。 北京新聞中心實習記者張鐘戈 攝
——專家促完善政策 助流動學童脫困
「入園難,難過考公務員,入園貴,貴過大學學費。」這句流行語,是內地大城市學前兒童進幼兒園難的真實寫照。對於那些來京打工的外地人來說,送孩子上正規幼兒園,更是難上加難。因此,近年專門為流動兒童開辦的「山寨幼兒園」應運而生,在北京西城區潤得立綜合市場的「四環遊戲小組」是其中一個典型例子,它遊走於「合情合理」與「於法不容」之間,常常因為安全、衛生等門檻而被查封。縱使有心升級為正規幼兒園,又談何容易?教育專家提出,政府應逐漸建立起良好的公共學前教育服務體系,從而解決貧困兒童的入園問題。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實習記者 梁松怡、張鐘戈
在北京西城區潤得立綜合市場,有一所教育志願者專門為北京流動人口的孩子們開辦的公益「幼兒園」,因為怕被查封,只能命名為「四環遊戲小組」。它存在了六年,有400多個孩子在這裡留下過歡聲笑語。雖然一次次被迫停辦,卻一次次在熱心人的幫助下復課。而最近,「四環遊戲小組」再次接到要被關閉的通知,面臨再度「轉移」甚至關閉的命運。
「四環遊戲小組」是北京沒有正式註冊的1,000多所「山寨幼兒園」的縮影,它的命運,拷問著內地學前教育資源分配的公平與公正,也檢測著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懷程度。
活動場地一遷再遷
「大禹老師早!」萬夢蝶和何靜怡都是遊戲小組的孩子,她們抱著礦泉水瓶在交通繁忙的路口四處張望著,當看見「大禹老師」,立刻開心地奔過去。「萬夢蝶早!何靜怡早!吃早飯了嗎?」作為「四環遊戲小組」的志願者老師,李相禹一大早就來市場門口接孩子們去「上學」。
李相禹對記者說:「原本我們還能在市場辦公室借給我們的倉庫裡帶孩子們活動,但自從5月全國發生多宗校園安全事故,什剎海街道和公安局就以安全隱患為由不讓我們在倉庫裡活動了。」李相禹一邊組織小朋友們排成「小火車」向胡同口的空地走,一邊說道,「現在我們只能在胡同口活動,可總讓孩子待在馬路邊的空地也不是長久之計啊!」
一切為了孩子的將來
現在「四環遊戲小組」的孩子們,晴天時就在胡同口活動,鋪上報紙就地坐下,練字畫畫都在地面上;雨天時則在市場的攤位走廊活動,不時會被來往的自行車和拎著大袋小袋的人打斷,既危險又遭人白眼。
「這些孩子需要我們。」等孩子們做完早操,看完畫書,學完摺紙,記者又跟著李相禹來到家長攤舖前發放育兒宣傳頁。
「以前孩子會有很多壞習慣,甚至會到隔壁攤舖去拿人東西,但是在老師的幫助和家長的糾正下,一個月內就全都改正過來了。」家長魏志紅說。
「我們家的孩子變好了,懂事了。」萬丹丹的媽媽說,「他要東西前會說:我能用你的東西嗎?用完東西會說:謝謝;在還剪刀遞剪刀時,他不會把刀柄衝著對方。」
「四環遊戲小組」的創始人張燕是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的教授,長期研究學前流動兒童的教育問題。她告訴記者:「孩子們來到四環後,變得乾淨了,開朗了,有規矩了,有禮貌了,不再打架了,而且友好交往了,懂得表達願望了,語言發展了,也會說普通話了。」小組開展六年來,成效非常顯著,不僅讓以前在市場中亂跑亂鬧的孩子們受到看護、接受教育,也提高了家長的自身素質,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有了轉變。
家長從希望回到失望
四環的家長們都是外地來京務工人員,月收入一千多元,面對正規幼兒園每月最便宜的750元學費,還要上萬元的贊助費,上正規園成為他們的奢望。
而四環每月只收20塊的活動經費,孩子就能有人看管,又能學到知識,家長們都非常樂意把孩子們送去。
所以在「四環遊戲小組」接到關閉通知的當天,小組還召開緊急家長會,決定每天派兩個男家長當保安,看守倉庫活動處的門,志願者老師也會加強安全意識,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可是,儘管我們這樣做,市場辦公室在道義上也理解,但是仍怕擔責任,所以還是要關閉學習小組。」 家長們說,「心都涼了,感覺沒有希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