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商戶趁節日抬價 買菜比買肉還貴
香港文匯報訊 「十一」黃金周期間,內地多個城市的菜價均顯著上升。業內人士分析,菜價「高燒」不退,主要受前段時間颱風影響,也不排除部分商戶趁節日哄抬價格;流通環節太多也加大了成本。業內人士預測,國慶後隨著秋季蔬菜進入上市旺季,相信菜價會逐步回落。不過,若海南暴雨災情持續,或影響秋冬蔬菜供應。
《深圳特區報》報道,在深圳菜市場,放眼望去近5元500克的蔬菜比比皆是。有菜檔工作人員稱,中秋前生菜才2.9元500克,現在已達到6.8元;菜心的價格升幅也不小,前段時間500克才5元多,現在已達到6.98元;菠菜亦賣到7至8元。
香菜更成了「天價菜」,500克的價格在15元至20元之間。有菜檔老闆稱,20多天前500克香菜才賣六七元,但到節前已漲到了12元,本周香菜缺貨,價格更一下子飆到15元,更有檔口開價20元500克。
有顧客在菜攤買了1公斤春菜,花了11元。「剛才我買了一塊肉才9元,現在每樣葉菜都那麼貴,買蔬菜比買肉還貴。」
滬供應充足仍漲價
在上海,各個蔬菜批發市場雖然貨源充足,不過零售市場的菜價依然高漲。
《新民晚報》報道稱,當地居民表示,今年9月份以來菜價就特別高,青菜要4元500克;空心菜由平的1.8元500克,漲到了3元;生薑賣到10元500克;向來價高的草頭、蘑菇、薺菜等,國慶期間均超過10元500克。
流通環節多成本增
既然供應充足,批價波動不大,那蔬菜零售價格為何出現上漲?一位市場調研的知情人士表示,過年過節菜價漲,有部分因素是由於部分經營戶趁節日之機哄抬價格。但菜價高漲的主要原因還是流通環節過多,每個環節成本逐步上升引致的「疊加效應」。
農產品流通一般要經過產地收購、中間運輸、銷地市場批發、二級批發和終端零售等環節,每一環節至少加價5%到10%。環節太多,每個環節的成本上升都會傳導至終端消費者,最終形成「疊加效應」,拉升農產品價格。
業內人士預測,國慶過後,加上秋季蔬菜上市,相信菜價會逐步回落。
不過,蔬菜產地之一的海南,近日正飽受暴雨影響。業內人士指,假如海南災情持續,很可能直接導致秋冬蔬菜供應不足,或會拉高蔬菜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