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同煤集團塔山循環經濟區。 趙軍 攝
「點亮全國一半的燈,燒熱華北一半的炕」,山西的煤炭產業在國內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新中國成立以來累計生產煤炭110億噸,調出省外80億噸,為全國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煤礦「多小散亂」格局,也造成了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安全事故頻發等諸多問題。王君說,山西的經濟因煤而興,問題也由煤而生。抓住了煤炭工業,就牽住了山西經濟發展的牛鼻子,調整山西經濟結構,必須從煤炭工業切入。
然而煤改又談何容易?由於歷史原因,政府、企業、中介組織、鄉村組織、職工和群眾等各種利益團體在資源整合的大舞台上為了各自的利益扮演了「生旦淨末丑」的角色。
30萬噸以下礦井 全部淘汰
隨著煤改的推進,人們從抵觸到理解,從決策層到管理層,從操作層到普通百姓,對煤炭資源整合抱以巨大的熱情,煤改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王君高興地說,這次煤炭資源整合,使山西煤炭產業水平顯著提高,安全生產狀況明顯改善,能源基地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在由煤炭大省向能源強省的跨越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目前,全省礦井個數由2,600座減少到1,053座,辦礦主體由2,200多個減少到130個,年產30萬噸以下煤礦全部淘汰,70%的礦井生產規模達到年產90萬噸以上,保留礦井全部實現機械化開採。
今年以來,這項工作的重點已轉入兼併主體到位、關閉小煤礦、保留礦井技術改造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新階段。同時,煤炭企業貢獻率持續上升,今年1至9月,全省原煤產量累計完成52,229萬噸,同比增加9,094萬噸,增幅達21.08%。
回顧煤改工作,王君用「非常時期、非常之識、非常之舉、非常之力、非常之效」總結。他自豪地說,現在越往後看,越感到這件大事抓對了、抓好了,保護了資源、保護了環境、保護了生命、保護了幹部,也保護了子孫後代賴以生存發展的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