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上漲,已成為一件上則驚動決策高層,下能影響億萬家庭的大事。今年以來的漲價有個特點﹕凡是和資源類、農產品沾邊的,大部分都大漲,就連棉花、玉米等農副產品也全線告急。更別說電價、水價、煤價、油價的漲價幅度,無一不讓消費者如坐針氈,切實感受到「工資不漲生活成本天天漲」的壓力。
還記得年初因樓價高、房租漲,有白領們逃離北(京)上(海)廣(州)的傳說。然而,逃離了北上廣又如何?移居到了內地二線城市生活的成本,並未比北上廣少多少。反而處身商品競爭激烈的一線城市,有時還能買到一些打折商品。比如主婦們每日22點準時去超市買快到期的打折牛奶、麵包和青菜;辦理各類超市的會員卡,只為能積分返利。
漲價潮下營運而生的眾生百態,無一不是為了省錢而精心算計,「囤囤族」更多少帶點悲涼色彩。
內地最低生活保障體系雖見雛形,卻尚在完善之中。部分專家一再否認物價上漲引發通脹恐慌,但若物價繼續這般瘋漲,必然會令更多的人跌破保障底線,對脆弱的保障體系形成挑戰,以至對社會穩定構成壓力。同時,部分人為操縱的漲價行為,更是令老百姓深痛惡絕。因此,下大力氣管控物價,已成為各級政府保持經濟發展和民生穩定的當務之急,不可等閒視之。 ■若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