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洪嘯 北京報道)在國務院調控物價「國十六條」組合拳的重拳出擊下,調控初見成效。近期不論是糧食收購市場還是農產品批發、零售市場,價格的回落帶來了漲價預期的明顯減弱,囤積炒作行為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但生產、流通環節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仍有待解決。
蔬菜供應增 降價10%
自11月20日「國十六條」出爐後,一周內菜價均有所回落。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北京菜市場調查發現,西紅柿零售價格由前期的2.5元每斤下降至2元;前期遭游資炒作的薑蒜等價格也出現回落。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總經理楊洪凱表示,近期市場加大蔬菜貨源的組織,增加了供應量,價格下降了約10%。
農業部最新監測數據顯示,全國大豆、玉米、小麥、水稻、土豆、麵粉等農產品主產區市場報價連續3日漲跌幅均為零。
雖然農產品價格回落,但是生產成本卻仍然居高難下,化肥價格至今漲了10%以上。與此同時,內地油價出現上調的壓力,一旦油價上調勢必將推高農產品運輸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