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獎項多如牛毛 大師成「招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1-3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巴金生前就認為,國內的文學獎項有點「過量」 。

 過去,著書立說在常人眼裡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可如今,放眼身旁不到五百米的範圍內,出過書的人多到數不清。出書容易,成名也不難。內地大大小小的文學獎項多如牛毛,味同嚼蠟。既然連「知名作家」都那麼好當,自然就拖累「文壇」含金量劇跌。

巴金拒以己名設獎

 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冰心散文獎、老舍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馮牧文學獎、孫犁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郁達夫小說獎……曾經的知名作家,身後悉數化身為文學「獎牌」。其中,惟有巴金是例外。

 據透露,早在巴金90誕辰時,四川省作家協會就打算以巴金的名字設立基金會和文學獎,但巴金堅決不同意。巴金去世後,為紀念這位文學巨匠,上海作家協會也曾提出設立巴金文學獎的建議。對此,巴金女兒李小林明確表示反對,其中重要的理由是﹕巴金生前就認為,國內的文學獎項有點「過量」。

 事實的確如此。粗粗算來,目前內地的文學獎項已有數百種之多,且這個大家族仍在不斷「添丁」。各省設文學獎,各市設文學獎,文學雜誌和文學網站也設有文學獎,甚至連基金會或企業都躋身「文壇」,爭相創立形形色色的文學獎項。有人諷刺說,現在的「文壇」根本就是「排排坐,吃果果」,人人都是「獲獎作家」、「知名作家」,只不過「著名小說家」筆下沒有典型人物,「著名詩人」沒有寫出過名句,「著名散文家」沒有名篇而已。

 「過量」的文學獎項,很大程度上毒害了文學生態。有評論文章指出,獎項濫設的結果,必然削弱真正的文學藝術評獎的權威性和公正性,鼓噪華而不實、追名逐利的浮躁之風,甚至隱藏著腐敗與欺詐,戕害文藝本身。通過頻繁的文學評獎來「繁榮」文壇,實際上帶來的可能是創作生態的災難。即便如魯迅文學獎等正兒八經的文學獎項,也因評獎程序的不公開、不透明而飽受質疑,影響了獲獎作品的公信力。

相關新聞
戴秉國傳將特使朝鮮 (圖)
李明博:再遇挑釁 還擊必空前 (圖)
美韓實彈演習 抗朝空潛攻擊 (圖)
專家解讀:朝韓若「火拚」 必兩敗俱傷
朝宣稱擁核聚變技術
8成韓人撐反擊朝鮮
解放軍少將:航母犯黃海 美圖霸亞太 (圖)
通脹勢創新高 下月料再加息 (圖)
專家解讀:明年M2目標增速需放緩
發改委5天9文抑通脹 力度空前 (圖)
調控初見效 菜糧價回落
各地出手穩物價
預測本月新增貸款5千億 (圖)
成年人均1.8萬美元 中國臻世界第3「財富引擎」
央行:增貨幣政策靈活性
中印再談邊界問題 印頻向藏南增兵 (圖)
縱論神州:中印欠互信 龍象難共舞 (圖)
本報網站膺中國影響力百強網
中俄本幣互換 將促直接匯率形成 (圖)
日妄猜中國漁政船配「重武器」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