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左起)高彥鳴、查史美倫、 Sir Colin Lucas 發表《展望香港高等教育體系》報告。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慶威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婷)在大學教育進一步面向國際,及私立大學和自資院校急速發展下,香港整體高等教育亦將醞釀「大執位」。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多時的《展望香港高等教育體系》報告昨正式發表,提出多項重組建議,包括3年內將現時8大院校轄下的自資副學士學院分拆成獨立院校,及將演藝學院納入教資會撥款機制之內,成為「9大資助院校」等;報告又提出,本港高等教育架構散亂,政府需要設立一新機構,全面監察「9大」外所有自資院校。在學生層面方面,更會推動設立透明的學分累積及轉移制度,以全面「打通」政府資助與自資、副學位與學位課程銜接問題。
教資會去年成立高等教育檢討小組,由前牛津大學校長 Sir Colin Lucas 任召集人,就香港整體高等教育架構進行檢視,小組經多次諮詢後昨發表以上報告。教資會主席、小組委員查史美倫昨表示,香港高等教育發展雖快,但仍欠缺完整架構,報告建議教育局應擔任牽頭角色,理順現時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漏洞。
報告指,現時8大院校不少均有開設附屬的自負盈虧副學士學院,其行政、帳目難與本部分清,當局亦難以監管政府資助有否誤用作自資課程;為提升透明度,教資會指各附屬副學士學院均應脫離所屬資助大學,成為行政、財政獨立個體,若報告獲政府接納,有關過程應在3年內完成。
由於教資會主要就8大院校撥款及學術發展等進行監察,私立及自資專上院校界別過往所受監察甚少,近乎「無王管」,報告提出,在自資專上課程越辦越多下,加上私大如樹仁大學、珠海學院、公開大學迅速發展,教資會認為有必要於教育局轄下,成立另一個近似教資會的監察機構,以確保私營界別開辦的課程符合標準,並確保自資院校的營運有足夠透明度。
演藝納入教資會資助
另外,報告指演藝學院為一公帑資助、提供學位課程的院校,建議因應其性質納入教資會資助範圍。查史美倫指,基於歷史原因,演藝過往一直受民政事務局資助,未被納入教資會,是次重組本港高等教育架構,可順理成章將之歸納至教資會轄下。她強調,如建議獲政府採納,教資會將致力維持演藝學院的獨特性,定位肯定與其餘8大不同;但此舉不能與演藝是否可升格為大學混為一談。
倡多辦銜接學位 「打通」出路
針對學生層面,由於現時副學位課程越辦越多,每年有約2萬名人畢業,政府雖承諾,資助銜接學位會增加至4,000個,但競爭仍相當激烈。報告認為,現時香港副學士的資歷仍不夠明確,畢業生容易陷入進退兩難之地,建議應進一步確立副學士作為一獨立資歷,並為整體高等教育設立一透明又可靠的學分累積與轉移機制,若機制全面落實,無論是資助或自資的副學士課程,均可全面銜接至資助界別的學士學位,而自資界別亦能開辦更多的銜接學位課程,可望「打通」所有大學及大專生的出路。
教局允研究並諮詢教界
是次報告亦包括另外多項建議,教資會昨已向政府提交。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對教資會的工作,及檢討小組各人的貢獻表示感謝;局方發言人補充指,報告就香港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策略提出建議,當局會仔細研究其內容,並於落實建議前諮詢專上教育界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