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周日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年底反腐 重擊特權現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0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去年10月16日晚,「官二代」李啟銘酒駕撞死女大學生,事後叫囂「我爸是李剛」引來公憤。「我爸是李剛」事件激起的是民眾長期以來對特權現象的反感。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江鑫嫻、劉凝哲、劉越山 北京報道)上月,內地「反腐風暴」更加猛烈。一周內,中央連續發佈了兩項反腐倡廉的重要法規,多位官員因違紀接受紀檢部門的調查,多起社會關注的大案、要案也在近期有了新的進展。「高」與「特」這兩個群體的密切聯繫,更是社會輿論的最關注點。

「我爸是李剛」突顯官民矛盾

 廉政專家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在多年的反腐實踐中,高官犯案危害最大,影響最為惡劣,而與此相對應的,民憤最大的腐敗現象則莫過於特權現象。今年網絡流行語「我爸是李剛」就充分表達了民眾對「高」、「特」群體中存在的腐敗現象的反感。針對這種現象,今年中央繼續以高壓反腐,特別是重點查處了省部級高位的「一把手」腐敗,彰顯中央肅清貪腐的堅定決心和嚴肅態度。

 上月中央更是連發兩項反腐法規。8日,《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施行。15日,新華社全文發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

 中國人民大學反腐敗與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暉指出,過去一年,中國反腐倡廉建設成就有目共睹。從高頻率出台的廉政規制可窺見一斑。但應該看到,這些政策、規章仍只屬於在現有體制下如何追究責任的低層次制度,並沒有涉及政治體制,若今後中央在政改方面取得進一步突破,料對更有效遏制腐敗大有裨益。

相關新聞
多位領導人家書曝光 (2011-01-02) (圖)
年底反腐 重擊特權現象 (2011-01-02) (圖)
毛澤東:堅拒親友進京謀職 (2011-01-02) (圖)
胡耀邦:家族從不搞特殊 (2011-01-02) (圖)
萬里:嚴禁打自己「旗號」辦私事 (2011-01-02) (圖)
吳官正:絕不容親屬違法亂紀 (2011-01-0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周日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