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文古籍「流洋回國」,往往升價數十倍。
近年內地興起中文古籍炒賣,有市場人士認為,東亞和東南亞受中國文字影響深遠,留存有一定量的認知度仍低於繪畫的古籍善本,淘寶日本、韓國、越南等國的中文古籍有「著數」,而這些古籍出國回流後,紛紛價漲數10倍! ■廣州日報
在東亞和東南亞多個國家留存的古籍中,中國買家感興趣主要有兩類:一種是中國流出的古籍,一種是當地以中國文字翻刻的古籍。這些古籍中,既包括了漢字版本,也有少數民族文字如藏文、「水書」、納西文字、東巴文字等的版本。
日本量多質佳
在這些國家中,日本的中文古籍存量較多,而且年代久遠保存尚好。不過,由於歷代翻印中文古籍多,因此普通古籍目前並不受寵;而來自中國的版本就非常受中國買家青睞,即使是上世紀50至80年代翻印的版本也不例外。比如1980年前後,朵雲軒曾翻印了300套明代名書《蘿軒古箋譜》,後流至日本。在2006年時,其在日本的成交價格為10,000元左右,目前價格至少為30萬元。
「日本的中文古籍市場價格緊跟中國市場的拍賣價位,通常是中國一場拍賣會剛結束,他們就及時更新自己的叫價了。」奔走於全國古籍市場的胡義成表示。
買家青睞越南
有曾到東南亞淘貨的古籍商家透露,越南是尋找中文古籍的一個「重地」,雖然在雕刻印刷技術上,越南的版本難與中國版本比擬,但普通的古籍中,越南版本可能比中國版本的價高10倍以上。
另外,韓國版本的古籍相對較多,僅略少於日本,但高麗時期的版本也受中國買家青睞。
回流價漲數10倍
在中國拍賣市場上,也不乏在近十年間「出國」又回流的古籍,往往搖身一變身價大漲數十倍。比如曾在2010年3月以近200萬元成交的一件明泥金寫經,就有公藏機構負責人向胡義成透露,自己曾在10年以前得以一見,但因為當時賣主叫價10萬元而該公藏機構還價2萬元,價格差太大而最終沒有成功交易,該寫經很快賣至日本,10年後回流價翻近2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