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縱論香港:《蘋果日報》借機誣衊李嘉誠是打錯了算盤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21]     我要評論

柳頤衡

 《蘋果日報》昨日又發揮一貫針對李嘉誠的本色,別有用心地企圖藉團體近日對天水圍物價的調查結果,把在區內發展嘉湖山莊的長實拖落水。實際上,天水圍物價高企,責任根本不在長實身上,是由於當局當初規劃錯誤所造成,其後又沒有進行彌補工作。《蘋果日報》不擇手段、不放過任何機會「玩針對」,誣衊中傷李嘉誠,企圖逼迫李嘉誠在壹傳媒登廣告。但黎智英這種奸商劣行,太不自量力,完全是打錯算盤。

 關注綜援檢討聯盟、社區發展陣線和天晴關注組等團體本月初於上述各區14間街市進行相類調查,發現天水圍的物價分別較元朗、屯門和灣仔高。發言人並稱,天水圍共有6個街市,全由領匯管理,領匯壟斷市場,引入大量的大商戶於商場內開業,扼殺小商戶的生存空間,同時抬高街市租金,租戶將成本轉至居民身上,令區內物價長期較其他地區為高。而街市的商販亦表示,租金佔開支超過一半,因而售價比較高。

別有用心把調查與陳年舊賬混為一談

 《蘋果日報》又發揮一貫針對李嘉誠的本色,別有用心地藉團體近日對天水圍物價的調查結果,選擇性炒作《南華早報》之前寫的舊聞,指嘉湖山莊發展商Mightycity於開發項目前,於1982年與政府協議,限制該區政府物業內的商業項目不得影響發展商的商業運營。

 然而,《南華早報》的報道亦指出:協議訂立時,長實並非Mightycity的大股東,只佔12.5%權益,及至數年後才增持權益;更重要的是,協議已經於2002年取消。但《蘋果日報》卻對這些事實視而不見。既然協議從2002年取消至今已有9年,天水圍區內的商業發展始終不足自有其原因,是規劃不當?缺乏市場?等等,種種問題需要主政者處理,責任又怎麼會在長實身上呢?

 調查團體認為,天水圍物價高與區內街市全由領匯管理有關,要求政府在區內興建市政街市引入競爭。其中社區發展陣線的社工指出,天水圍人口貧窮,但物價高企,是由於當局當初規劃錯誤所造成,該區缺乏大型政府街市和露天市場,令區內缺乏競爭,從而令物價高昂。調查團體倡議,政府在天水圍區重新發展大型政府街市、露天市場,又建議政府大力發展該區經濟,將基層市民與社區經濟接駁起來。

天水圍物價高責任根本不在長實

 可見,天水圍的物價較其他地區高,責任根本不在長實身上,是由於當局當初規劃錯誤所造成,其後又沒有進行彌補工作。遷入天水圍公屋的人士多為低收入家庭,而其中更大部分是非技術或半技術工人。天水圍區申領失業綜援的數字佔全港首位,這與該區缺乏就業機會,以及居於該區的低學歷、低技術人士缺乏提升職業技能的培訓機會有直接關係。

 天水圍嚴重缺乏區內就業機會,以及缺乏大型政府街市和露天市場,這些規劃上的失誤,必須透過政府的再規劃予以糾正。政府應該透過更改天水圍及其旁邊土地的用途,釋放土地潛能,增設商業及工業用地,活化該區經濟,讓天水圍居民早日可於就近地點覓得工作,藉此增加區內的就業機會。同時,增設政府街市和露天市場,引入競爭。只有在天水圍居民就業機會和收入增加,並且增加區內政府街市和露天市場,才能改變「窮人捱貴洁v的荒誕現象。

 但是,《蘋果日報》卻歪曲事實,把在區內發展嘉湖山莊的長實拖落水,充分暴露《蘋果日報》不擇手段、不放過任何機會「玩針對」,處心積慮惡意中傷和誹謗李嘉誠及其公司。

李嘉誠是有社會責任感和道德風骨的商人

 《蘋果日報》最近頻頻捏造假新聞惡意中傷李嘉誠,繼12月29日誣衊「政府錦上花 李嘉誠大宅獲贈萬呎樓面」後,1月10日又誣衊「政府又明益未經招標賤價批租 李嘉誠大宅再刮萬呎官地」,昨日再次誣衊「長實貴租抬物價」,把天水圍物價高企歸咎於在區內發展了嘉湖山莊的長實。黎智英前兩次捏造假新聞抹黑李嘉誠穿煲後,就應向李嘉誠道歉,但黎智英不但不道歉,反而變本加厲。

 黎智英長期誣衊中傷李嘉誠,引起許多市民的極度反感和憤怒。有網民怒斥黎智英:「肥佬黎如竊賊盯住李嘉誠的錢袋,但是李嘉誠握緊錢袋,就是不在壹傳媒登廣告,氣死肥佬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竊賊肥佬黎總有一天得報應!」

 眾所周知,《蘋果日報》的老闆黎智英之所以長期惡意針對李嘉誠,是因為李嘉誠不屑與黎智英此類奸商為伍,李嘉誠旗下集團拒絕在誣衊他人、宣淫販賤、反中亂港的壹傳媒落廣告。黎智英於是懷恨在心,千方百計抹黑中傷李嘉誠,以為可以逼到李嘉誠在壹傳媒登廣告,其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但黎智英這種奸商劣行,企圖迫使李嘉誠向他屈服,實在是不自量力,完全是打錯算盤。李嘉誠旗下集團拒絕在壹傳媒登廣告,顯示李嘉誠先生是一個是非分明,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崇高道德風骨的商人,不齒於與黎智英之流為伍。

相關新聞
縱論香港:《蘋果日報》借機誣衊李嘉誠是打錯了算盤 (2011-01-21)
角色可疑:被斥黑手癌上腦 長毛養狗咬籮柚 (2011-01-21)
互揭瘡疤:「聖女」爆吳文遠 補選暗算太上黃 (2011-01-21)
語重心長:范太寄語港人 爭普選須懂溝通 (2011-01-21)
廿四味:「陶派」胸有成竹 「癲狗」四面楚歌 (2011-01-21)
把脈香港:吳靄儀調虎離山計 (2011-01-21)
一拍兩散:太上黃大0舊欲退黨 陶派廣告促「咪縮沙」 (2011-01-20) (圖)
忍無可忍:立會研修例 禁長毛掟蕉 (2011-01-20)
龍聲飛揚:唐英年忠言逆耳 「80後」應善於反思 (2011-01-20)
廿四味:反對派為什麼要拿喪禮做文章? (2011-01-20)
把脈香港:申辦亞運 塞翁失馬 (2011-01-20)
選舉部署:新民黨強攻區選 派10將戰九東港島 (2011-01-19) (圖)
中肯之言:田北辰:派飯表心意非「賄選」 (2011-01-19)
擴大戰線:「80後」鬱悶 葉太表同情 (2011-01-19)
來論:反對派將喪禮政治化意欲何為 (2011-01-19)
廿四味:言論自由不是吳志森誹謗他人的擋箭牌 (2011-01-19)
把脈香港:新界東的數口戰術 (2011-01-19)
無風起浪:長毛湯家驊轟派飯 打壓田少部署 (2011-01-18) (圖)
無理質疑:建制派約見王光亞 反對派「呷醋」 (2011-01-18)
別出心裁:劉太港產潮物銷創意產業 (2011-01-1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