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1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把脈香港:反對派「造神運動」該劃句號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11]     我要評論

李民理

 邏輯學上有一個著名的「三段式」:「凡人皆有死,我是人,我必死。」有一位老先生,活了八十歲,不幸患癌,以致離世。在親友而言,這當然是很悲痛的事。但「人生七十古來稀」,老先生壽至八旬,親友眾多,也可以說是「福壽全歸」了。

 本來,「人生自古誰無死」,老先生升天之後,獲得安息,獲得太平,「塵歸塵,土歸土」,從此與世無爭,更且不問世事。不料,有一些反對派人士,私心自用,還要利用已經升天安息主懷的老先生,核心是利用老先生的個人榮耀,他們千方百計、大張旗鼓地發動了一場「造神運動」,他們採取極度膨脹、無孔不入的手法,無限擴大宣揚老先生的為人及其功績,不惜將老先生類比於孫中山、孔夫子,甚至是耶穌或天主。這些人將老先生塑造成「神」,他們自己就成了「造神者」,這也就是他們真正和終極的目的了。

 人世間的任何神佛,既已升天,不再感受到世界現實,那麼,實際上任何神佛都已與虛名或實利無關。人之死去,萬事皆空。能夠享受神佛地位和名利的,則是神佛的代理人、代言人,其中無疑包括那些「造神者」以及「神」的「親密戰友」。其中妙處,「造神者」常常正是那些「親密戰友」。況且,「近水樓台先得月」,要享受「造神」成果,分享「神」的名譽、地位、利益,特別是政治利益,對這些「親密戰友」或「造神運動」的推手而言,簡直是探囊取物,方便之至。揭開「造神運動」的真相,其奧秘盡在於此。

 「造神運動」的過程漫長,期間不時出現一些高潮,自然也有一些「親密戰友」或「造神者」大出風頭。有趣的是其中也有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鏡頭,舉例說,在瞻仰遺容送老先生最後一程時,有一名小黨派的領袖居然哭成淚人,似乎甚於老先生的妹妹。惟此人雖熟識老先生,卻並非同黨同派,更非「親密戰友」,不知何故如此傷心?實在是不知所謂。

 送完老先生最後一程,「造神運動」也至少應劃上了階段性的句號。此後會不會有續集?仍然會有,例如2月27日在維園舉行司徒華追思會,以及今年「六四」前後的有關動作。但可以肯定,聲勢必然大大不如。「造神運動」的最高潮已經過去,此後應是下坡路。這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由長遠看,「造神運動」理應結束,一切回歸正常。請讓老先生升天後真正安息吧!

相關新聞
萬眾期待:黨友渴望以一帶五 嫻姐軟化考慮「超選」 (2011-02-11) (圖)
政經人語:改組或「廢」旅議會 如箭在弦 (2011-02-11)
彭清華蒞工聯會拜年 (2011-02-11)
風趣幽默:棠哥帶病依然搞gag (2011-02-11)
致力發展:冀年增萬會員 目標2015年達40萬 (2011-02-11)
廿四味:且看民主黨李柱銘化 (2011-02-11)
把脈香港:反對派「造神運動」該劃句號了 (2011-02-11)
備受擁戴:鄉紳挺續掌鄉局 發叔自比姜太公 (2011-02-10) (圖)
不容小覷:陳茂波否認2012轉戰直選 (2011-02-10) (圖)
方國珊自組專業動力攻地區 (2011-02-10)
縱論香港:李怡惡意挑動兩地民眾仇視 (2011-02-10)
廿四味:菜園村關注組不要貪得無厭 (2011-02-10)
初試啼聲:西九新動力首仗 擬派20人戰區會 (2011-02-09) (圖)
人才凋零:大狀黨缺才 谷二流人物出選 (2011-02-09) (圖)
三丑鬥衰:長毛罕有不包尾 太上黃民望墊底 (2011-02-09)
來論:帶有幫會性質的民進黨式政團必然分崩離析 (2011-02-09)
廿四味:陳雲為吳志森「平反」意欲何為 (2011-02-09)
縱論香港:香港政治政黨化新階段 (2011-02-08)
政治理念:工聯瞄準港島 潘醫生開新辦事處 (2011-02-08) (圖)
經驗之談:乖孫飲人奶 無懼奶粉貴 (2011-02-0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