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當前,阿拉伯世界示威浪潮風起雲湧,也將西方一些國家的虛偽面目顯露於世人面前。美國為維護中東戰略利益,對埃及和巴林局勢舉棋不定、進退失據;利比亞開槍射殺示威者,則將英國政府為保全石油利益的真面目盡露無遺。
自上世紀50年代發現石油開始,利比亞豐富的石油儲備一直是西方列強的覬覦對象。隨著2003年國際社會對利比亞撤銷制裁,英國石油(BP)和蜆殼等企業在利比亞的石油和天然氣投資急增,英國對利比亞的出口目前已超過4億英鎊(約51億港元),且大有按年遞增之勢。
現時英國經濟境況堪憂,上季經濟錄得負增長,當局推行緊縮政策開源節流,絕不可能輕易放棄利比亞。英國外相夏偉林循例「譴責」事件,引起前工黨運輸大臣、現任影子外相艾力生強烈批評。艾力生指,英國應該「站起來譴責暴力,為所有國家的人權發聲」。
兩黨爭相搶佔道德高地,這有趣一幕不禁讓人聯想起2009年的另一宗事件。當時,工黨政府釋放策劃1988年洛克比空難的利比亞特工邁格拉希,有「陰謀論」指是英國石油向政府進行大量游說,藉釋放邁格拉希換取了其在利比亞價值9億美元(約70億港元)的巨額油氣開採合同。
是時,工黨政府的決定引發軒然大波。時任在野黨領袖、現任首相卡梅倫即向對手猛烈炮轟。但令人錯愕的是,卡梅倫上任後,旋即在去年7月表示,不應怪責當時國會議員的決定。其表態前後矛盾,力圖保住英國在利比亞石油利益的戰略考量不打自招。道德標準因時間而變換,政治立場因利益而轉移,「英式民主」在此次利比亞動亂中又著實「風光」了一把。 ■翟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