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神州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最早「大包乾」在新界進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1951年邊境封鎖後,寶安縣還有4,000多畝耕地在香港新界。寶安的農民可以憑耕作證到新界耕作,早出晚歸。 網上圖片

——深圳羅湖橋見證中國變遷

 由於羅湖橋所處的特殊位置,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細節是,在當時僅有幾平方米大的羅湖口岸木板房辦公室裡,專門設置了一部電話機,可以直通當時的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的辦公室。

保護政要 空車領跑掃彈

 在時任寶安縣外事辦副主任劉傑的記憶裡,從1952年開始,羅湖橋便成為中國外交工作中的重鎮。僅他參與接待的重要人物,就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哈馬舍爾德、印度副總統普拉沙德、英國工黨影子內閣首相艾德禮、印度尼西亞共產黨主席艾地等人。

 當時的安保工作十分嚴密。這些重要人物大多不是步行過橋,而是靠鐵路的公務車推到深圳,再專車拉到廣州。事前還會安排壓道車,即先有一個火車頭拉幾節空車廂跑在前面,以試探沿途是否被放置了炸彈。

 改革開放前羅湖橋就出過名。《跟蹤追擊》、《羊城暗哨》、《秘密圖紙》這幾部六七十年代的反特電影中,特務們最愛在這裡出沒。

 實際上,就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時代裡,羅湖橋曾見證了最早的一次「改革開放」。

 1951年邊境封鎖後,寶安縣還有4,000多畝耕地在香港新界。寶安縣委向省裡申請,特設了7個由木橋搭建的「耕作口」,寶安的農民可以憑耕作證到新界耕作,早出晚歸。由於港英政府不承認集體用地,那片土地的產權從一開始便流轉到了農民個人手中。

「香港像臭豆腐,聞臭吃香」

 在當地,這7座搭在羅湖橋附近的木橋被老百姓稱為「小羅湖橋」。從那時起,深圳河沿岸的赤尾村、羅芳村、沙頭角村等幾個村子的村民過上了白天在資本主義地盤幹活,晚上回來過社會主義生活的日子。

 根據寶安縣宣傳部原副部長廖紅雷的回憶,白天農民們過境時,會偷偷在牛耳朵裡塞上幾個雞蛋,到香港賣錢。中午在那邊的農民家裡看電視,到晚上吃飽香港的麵包再回來。

 60年代初,廣東省一位副省長到黃貝嶺村視察,發現耕作口的分界鐵絲網邊上滿是煲飯的鐵煲和自行車。村裡副書記陳天樂馬上匯報說:「在香港買的東西是資產階級的東西,就放在河邊,不拿到社會主義這邊來,這樣就不會迷失方向了。」

 在當時的羅湖橋畔,「靠港」是個時髦詞,任何一個農民都能講出這樣一番道理:香港就像個臭豆腐,聞著臭,但吃著香。(八之五) ■摘自《中國青年報》

相關新聞
宣揚「貞操是最好的嫁妝」滬電視主持遭「非處」圍剿 (2011-03-04) (圖)
貴陽燈會旺場 兩次延期始落幕 (2011-03-04) (圖)
豫男一坐即睡 「氣」走六女友 (2011-03-04)
七旬老人辦「兩會」報紙展 (2011-03-04) (圖)
深圳迎大運 觀眾免費乘地鐵 (2011-03-04)
中國最早「大包乾」在新界進行 (2011-03-04) (圖)
藏曆新年 (2011-03-04) (圖)
九旬翁拾荒23年 養育45名棄嬰 (2011-03-03) (圖)
經理騎單車把百事可樂馱去深圳 (2011-03-03)
火車驚魂 500萬黃金失而復得 (2011-03-03)
重慶古墓現800年前「睡美人」 (2011-03-03)
合陽縣府網站被讚「最敬業」 (2011-03-03)
人工育靈芝 (2011-03-03) (圖)
奇蹟男鋼針入胸大腿取出 (2011-03-02) (圖)
兩百世界大師 九月成都展傑作 (2011-03-02) (圖)
「雲南一怪」 官渡親手製餌塊 (2011-03-02) (圖)
六省匯展 河南廟會觀「古韻」 (2011-03-02)
火紅的豐收 (2011-03-02) (圖)
「文革」期間 過橋者須熟背毛語錄 (2011-03-02) (圖)
河南袖珍女當媽媽 (2011-03-0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神州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