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謝鴻發指更年期後女性賀爾蒙減少,患心臟病風險大增。香港文匯報記者嚴敏慧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嚴敏慧) 男性一向被視為冠心病高危族,心臟病致死個案中,男性較女性多約10%。但心臟科教授指出,65歲或以上個案中,女性死亡個案較男性高。他解釋,更年期後女性賀爾蒙減少,保護心臟的功能減弱,加上膽固醇上升,令女性患心臟病機會增加。其研究更發現,健康紀錄良好的中年人之中,38%接受檢查後證實是冠心病「隱形」病人,並推算全港有1/7男性,以及1/10女性有潛在心臟病風險。
賀爾蒙減無法保護心臟
衛生防護中心數字顯示,2009年近6,500人死於心臟病,男性較女性多約10%,但65歲或以上組別中,女性死亡人數卻較男性多逾300人。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心臟學教授謝鴻發表示,年輕女性的卵巢會分泌足夠的女性賀爾蒙,當中雌激素有保護心臟功能,但更年期後,女性賀爾蒙減少,無法再保護心臟,心臟病風險逐年飆升。同時,更年期女性膽固醇水平亦會明顯上升,血管內壁改變,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原增加,助長血栓形成,令中年婦女患心臟病機會大增。謝鴻發表示,不少女性會忽視心臟病病徵。他指出,臨床診斷上約40%女性患者會出現「非典型心絞痛」症狀,例如氣促、絞痛等,卻被患者誤當為更年期的正常現象,任由病情惡化至嚴重程度,有患者確診時3條血管已梗塞。
謝鴻發進行一項研究更發現,香港社區內有不少心臟病隱性患者。該研究於2005至2008年進行,共103名50歲以上男性及102名60歲以上女性參與,參與人士均為無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紀錄之健康人士,但卻發現有38%人的高敏C反應蛋白質超標,反映血管內粥狀硬化斑塊內的發炎細胞數目增加,是「隱形」心血管病人,若未有及時接受治療,5年內演變成心臟病機會達5%。
謝鴻發建議,市民除了保持健康飲食及適當運動外,50歲以上女性應定期接受檢查,若壞膽固醇介乎「達標」與「超標」之間的「踩界位」,可接受高敏C反應蛋白質測試,以確定潛在的患病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