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趙鋒
作為改革開放後出生的一代人,趙鋒對於變革的意義,有著深切體會。
趙鋒是蘭州軍區某紅軍師炮兵團的一名大學生連長。上任5年,他感受到撲面而來的信息化浪潮給他和連隊帶來的陣痛,也體會了艱難轉型之後所收穫的喜悅。
2006年初,剛當連長的趙鋒,就遇到了他的第一道考驗:連隊作為全團唯一的紅軍連隊,率先換裝了信息化程度較高的某新型突擊火炮。
帶頭苦學 降服新型突擊火炮
擺在趙鋒面前的現實情況是:團裡組織信息化知識理論抽考,全連三分之一不及格;即將面臨換裝,多數官兵既沒聽過也沒見過那個傳說中威力巨大的「大傢伙」。
怎麼辦?帶頭學!趙鋒給自己定下了一個規矩:每日讀百頁書、記千字筆記,寫一篇體會。這條「學規」,趙鋒至今也沒有中斷。幾年間,他「啃」完了《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等30多本「大部頭」,整理了30餘萬字的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剪輯的8大本學習資料撂起來有1尺多高。
2006年5月,團裡安排趙鋒帶領10名訓練骨幹,前往已經先期列裝新火炮的新疆軍區某部進行實裝操作訓練。
夏日的南疆,驕陽似火。炮艙內溫度高達60攝氏度,趙鋒和戰士們每天擠在狹小的艙內訓練。頭碰破了,塗點碘酒;肩膀燙傷了,抹點牙膏;身上長滿痱子,擦點花露水。他和大家憋著一股勁:不把這個「龐然大物」搞定,哪有臉回營?!
一個月下來,趙鋒練就了背記理論「一口清」、撰寫教案「一筆成」、上炮操作「一摸準」的絕活,熟練掌握了新型突擊炮4大專業16個小專業的操作技能。
逐漸摸清新裝備「脾氣」後,趙鋒發現自己喜歡上這個滿身精密儀器的新夥伴。列裝當年第一次參加演習,他就驚喜地看到,以往需要一個連完成的任務,現在交給一個單車就輕鬆搞定。戰鬥力有目共睹的躍升給全連官兵上了一堂最通俗易懂的信息化知識課。從那以後,追求信息時代戰鬥力效能的最大化成了趙鋒和一連人的自覺行動。
人與武器 同適應「高原反應」
2007年7月,趙鋒帶領連隊第一次踏上海拔4,300多米的茫茫崑崙參加演習。但按照裝備教範規定:炮射導彈適用範圍為海拔3,000米以下。
當天下午,他忍著高原反應,帶領技術骨幹開始鑽研海拔高度對實彈訓練的影響。半個月下來,趙鋒收集了200多組影響射擊精度的參數,為高海拔實彈射擊提供了科學依據。實彈射擊那天,突擊炮連射3彈,發發命中目標,創造了炮射導彈在4,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命中目標的新紀錄。
任連長5年,趙鋒帶領官兵設計製作了「高原輔助散熱裝置」、「模擬坦克晝夜訓練靶」等22件革新器材,4項在軍區和集團軍獲獎。他培養出的20多名特級射手和訓練尖子,如今都成為全師聞名的專業骨幹。
近幾年,「80後」「90後」官兵逐漸成為部隊主體。新時代的戰士幾乎人人會上網。趙鋒敏銳地意識到,信息化浪潮將給部隊建設帶來全面而深刻的改變,可全團裡僅有一個二十幾台電腦的網絡室,遠遠不能滿足戰士日益增長的需求。
趙鋒向團裡提出「把軍事綜合信息網進連入班」的建議。團領導同意在突擊炮連先搞一個8台電腦的網絡室試點。趙鋒乘勢而上,在全連迅速掀起了「學電腦用網絡」熱潮,並建起了全團第一個連隊網站,還在軍網上率先開設了自己的博客。
因為參加大項演習表現出色,趙鋒所帶的連隊先後3次榮立集體二等功,多次被上級表彰為「基層建設標兵連」、「軍事訓練一級連」,他本人被總部表彰為「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和「全軍愛軍精武標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