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辛亥革命百周年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辛亥革命百周年展 逾400珍貴文物展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1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這場革命對中華民族的命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帝制時代劃上了句號,亦標誌著亞洲第一個共和國的誕生。這個中國現代化的重要里程碑,在世界政治發展史上亦有深刻的意義。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湖北省博物館合辦的展覽——「辛亥革命百周年展」,為本地連串紀念活動揭開序幕,香港歷史博物館更特別在展覽中設立「大歷史見證人」的展區,嘗試從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看清末民初的政治發展。展覽透過400多件不同階段的歷史珍品,配合豐富的歷史圖片、錄像和地圖,將一段段散落的歷史重要篇章呈現觀眾眼前。

 回顧晚清最後的十年,既有「自下而上」的革命,亦有「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八國聯軍之役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領導層突然走上了改革之路,為政治、經濟、軍事及教育等各個領域帶來重大轉變。然而1911年5月朝廷推出的兩項新政──皇族內閣及鐵路國有,令支持者倒向革命陣營,清政府盡失民心。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的成功,迅速在其他省份引起連鎖反應,在不到兩個月內,關內的18行省中已有14省宣佈獨立。中國由帝制走向共和,揭開中國歷史新的篇章。

四大必看珍品

 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林國輝介紹了是次展覽的四大必看珍品:美國駐上海商務印書館攝影記者施塔福,在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後翌日,趕到武昌拍攝歷史一刻。在他的鏡頭下,記錄了歷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貴錄像資料,包括湖北軍政府的成立、革命軍與清軍激戰、南北和談、漢口大火,以及孫中山赴寧就任臨時大總統等。經歷一個世紀後,攝影師的後人Ronald Anderson首次帶同完整的相片真本重返中國,並在這次百年展中展出。

 另一重點展品是清末湖北軍政府18星旗,這次是繼內地紀念辛亥革命80周年展覽以來,18星旗的第二次公開展出。18星旗源自革命組織共進會的反清革命旗幟,及後在1911年武昌起義後用作湖北軍政府軍旗。湖北省博物館館長包東波介紹時說,18星旗的黑色9角與紅底,象徵革命者以鐵血精神實現革命,而18顆圓星則代表關內漢族居住的18行省。該旗在1912年6月更經臨時參議員議決,在中間增添多一星至19顆圓星,並定為民國陸軍軍旗。

 此外,黎元洪的陪葬品,包括大勳章、12章勳章及軍服,自出土後首次展出。大勳章只頒授予大總統及外國元首,傳世數量甚少,所以極為珍貴。黎元洪為當時的南京臨時政府副總統,更是開國元勳之一,及後繼袁世凱出任大總統。但文化大革命期間,黎元洪墓碑遭紅衛兵破壞,幸好大勳章、12章勳章及軍服等陪葬品能及時移送到博物館保存。而身體力行、支持孫中山革命的商人李煜堂,他的後人更為展覽提供其71歲大壽壽幛,此壽幛記載李煜堂顯赫功績,包括在1911年11月9日廣東光復後出任財政司長,直至1912年民國成立後離任。

珍貴革命影片

 同時,館內亦播映片長約8分鐘的《辛亥革命鱗爪錄》,配以中英文字幕。這段短短8分鐘的片段,是由梅屋莊吉在武昌起義後,派人赴當地拍攝,是碩果僅存的革命錄像。梅屋曾在香港開設照相館,經香港西醫書院老師康德黎的介紹與孫中山於1895年初認識,自此二人成為摯友。1905年梅屋返回日本,從事電影製作,並於1912年創立日活電影公司。由於武昌起義爆發時,孫中山身處美國,直到1913年訪問日本時,他才有緣透過梅屋拍攝的錄像看到革命經過,深受感動。

相關新聞
辛亥革命百周年展 逾400珍貴文物展出 (2011-03-17) (圖)
亥「革命世紀」展覽系列參觀獎賞計劃 (2011-03-17) (圖)
感受祖國關愛 歡度新春佳節 (2011-02-18) (圖)
董建華曾蔭權彭清華李海峰呂新華等主禮 (2011-02-18) (圖)
李海峰主任:香港僑界是愛國愛港重要力量 (2011-02-18) (圖)
藝術團陣容規模大 水平高 (2011-02-18) (圖)
彭清華主任:不忘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君主專制 (2011-02-18) (圖)
余國春會長:深深感受祖國的親切關懷 (2011-02-18) (圖)
多國駐港總領事及代表出席 (2011-02-1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辛亥革命百周年展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