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保育民俗文化 規劃旅遊發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5-11]     我要評論

因天氣酷熱又沒有連續假期,昨日湧往長洲觀看太平清醮的人流遜於往年,但由於長洲太平清醮已成國際盛事,今年外地遊客特別多,島上氣氛仍然熱烈。長洲太平清醮不但是極具香港特色的民間慶典活動,而且已成為本港的旅遊盛事,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地遊客前來觀賞。當局應大力支持及保育這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太平清醮的成功經驗推而廣之,積極開發民間傳統民俗的文化內涵和經濟及旅遊潛力。鑒於本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少,當局應成立專門委員會去發掘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規劃和發揚離島及新界鄉郊的民間傳統民俗,提升本港旅遊吸引力。

飄色表演和搶包山是長洲太平清醮最具特色及吸引力的活動,尤其飄色表演,不但有傳統的中國民間故事角色,而且表演隊伍更會扮演每年的焦點新聞人物,令人會心微笑。每年的飄色表演巡遊途經之處都是摩肩接踵,人聲鼎沸,成為本港節慶旅遊的盛事,說明太平清醮這類兼具文化節慶特色的活動深受遊客歡迎,不少遊客更是專程到長洲觀看飄色表演,甚至連美國《時代》雜誌網站也曾將其評為「世上十大古怪節日」之一,說明太平清醮已變成本港旅遊的一大品牌。

除了太平清醮之外,本港還累積了無數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大坑舞火龍、盂蘭勝會、佛誕誦經浴佛、天后誕大廟上香、車公廟轉運、黃大仙廟祈福,等等,種種各具特色魅力的節慶一年四季不斷。與內地相比,本港民間在保存傳統節慶方面做得較為完善,隨著內地傳統節日氣氛逐步淡化,只要本港能夠善用優勢,大有條件發展成全球華人的傳統節慶文化之都,以彌補旅遊景點發展較慢的不足。不過,要保育和發展傳統的節慶文化,不能只靠民間及私人市場自發推動,當局必須肩負起更重要的角色,除了將具特色的傳統文化活動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外,更要加強對各種傳統文化的保育及傳承,加強宣傳及推廣,喚起市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既是保護傳統,也藉此為旅遊業注入動力。

本港不少離島以至新界的鄉郊,至今仍保存大量的民間節慶文化,但卻缺乏足夠統籌及推廣。太平清醮的成功說明民俗文化大有可為,可形成系列化的旅遊盛事和品牌,提升本港旅遊業的整體吸引力。當局應全盤規劃發展離島及新界的民俗文化,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民俗旅遊活動,推動離島及新界鄉郊經濟的發展。

相關新聞
保育民俗文化 規劃旅遊發展
中美務實對話 照顧彼此關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