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5月31日是第24個世界無煙日。圖為西藏大學醫學院學生次仁措姆向市民宣傳吸煙的害處。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5月31日是第24個「世界無煙日」,也是俗稱「禁煙令」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在內地正式實施一個月,但各地控煙效果仍遠未達預期。5月26日由中國疾控中心發佈的《2011年中國控制吸煙報告》指出,中國以3億吸煙者成為全球最大煙草生產國和最大煙草消費國。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5年來,國人吸煙率沒有下降,二手煙的受害者卻在3年內增加了2億人,達7.4億人。
中國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這是控煙內容首次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短短10個字反映出中國政府的政治意願,以及改變民眾不健康生活方式、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決心。然而,《2011年中國控制吸煙報告》指出,中國以3億吸煙者成為全球最大煙草生產國和最大煙草消費國。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5年來,中國全民吸煙率沒有下降,二手煙的受害者卻在3年內增加了2億人,達7.4億人。
年150萬人死於吸煙病
「煙草已成為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第一大隱形殺手』,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數佔全國死亡人口總數的12%以上(逾150萬)。」雲南省公共衛生專家李曉亮表示,據專家估算,如果煙草流行再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中國每年死於與煙草相關疾病的人數將超過200萬;到本世紀中,累計將有1億中國人死於吸食煙草。同時,中國由吸煙而產生的社會成本正在逐年增加,2010年的淨效益為負600億元人民幣。
中國缺少專門禁煙法律
「我國曾多次在公共場所禁煙,但收效甚微。你覺得造成中國式控煙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五成受訪者認為缺少專門的禁煙法律、公共場所禁煙法規力度缺乏為主要原因;三成受訪者認為煙草產業背後複雜的利益鏈,已成控煙的最大阻力;二成受訪者覺得中國禁煙困難源於吸煙的社會陋習;還有不少受訪者認為公眾對二手煙危害認識不足等是主要困難。
國家衛生部今年3月修訂並發佈《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從5月1日起,明令禁止在商場、公園、餐飲等七大類28種公共場所的吸煙行為。然而,禁煙令收效甚微。
禁煙缺乏具體懲罰細則
禁煙令為何如同虛設?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認為, 其問題在於,一是沒有執法主體,二是沒有法律責任。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副主任姜垣指出,禁煙細則中沒有對室內公共場所吸煙者和場所經營者的處罰性條款。由於缺乏具體的懲罰細則,無法對違反者進行有效的責罰,加上懲罰力度偏低等原因,控煙面臨巨大的執法難題。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晨光認為,正視煙草和二手煙的危害,可借鑒國外和港台地區的成功立法經驗,選擇科學可行的執法模式,推動公共場所禁煙法治運動。否則,「禁煙令」只能是一紙空文。
王隴德還提出,各地政府在推進控煙工作時應做到:一是廣泛宣傳吸煙危害,營造控煙氛圍。二是提高煙稅和香煙價格,減少新煙民。三是法規制定時應該明確執法主體和法律責任。他批評說,「教師、醫生吸煙率仍然很高,許多公務員還在辦公大樓裡吸煙,這些人應該做出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