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城影展以「作家電影節」著稱,「作家電影」這個詞選得非常妙,僅從字面上就已壓倒「商業電影」。電影是一門大眾藝術,在電影剛問世時,人們為電影能否與詩歌小說、繪畫雕塑等並稱為藝術而爭論不休。自新浪潮後,將作家的頭銜奉給電影,強調創作者的個性反映在作品之中,但作家電影迄今並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人們只是將其與商業電影的對立面提出來,康城影展則將自己的定位放在作家電影的概念上。
半個多世紀以來,業界對此一直爭議不休。康城影展主席吉爾賈伯(Gilles Jacob)在今年的新聞發佈會上,曾表示作家電影不是由票房評價,而是由影展組委會、特別選片人及影展評委評價。本來電影是否成功,票房是最公平的槓桿,如同商品的定價權一樣,到底是交給公眾,還是控制在個人手中,這涉及電影業的命運,因此將電影的評判權抓到手,就是康城的奧秘所在。吉爾回答提問時曾明確表示:「最終的選擇權在一個對世界電影有一個全球目光的人手中,現在就是泰瑞法穆(Thierry Fremaux)。」
為了將電影的評判權抓到手,將電影分類成商業片和藝術片。因為票房的走向是不以少數人的意志轉移,因此需要越過甚至否定票房來單獨制定另一種裁判權,那就是「作家電影」的藝術評判權。通過選片人的眼睛,先將入選影展參賽的作品,歸類為藝術電影、作家電影的行列,然後告訴公眾,決定電影優劣的不是公眾的眼睛,而是康城影展,於是康城選片人的目光便成為決定世界藝術電影的優劣及走向的標準。選片人在過去30年裡是吉爾本人,而近10年則是現任影展總監泰瑞,這就是康城對世界電影產生影響的關鍵所在。先是通過選擇所謂的「作家電影」參賽康城,輕易地將一部影片的評判權,從無數觀眾手中抓到了泰瑞一人手中,然後通過數以千計的記者,將「入選康城=作家電影」的標籤送到全世界,最終再通過評選出金棕櫚作品,將康城影展推上了「作家電影」大本營的巔峰狀態。
泰瑞之所以有巨大的誘惑力,是因為60年來康城已成為一大品牌。入選康城,可以越過艱難的票房這一關,直接成為「作家電影」導演、成為藝術電影大師。正是這種通過榮譽為誘惑,康城不僅將電影的評判權抓到手,而且通過數千記者及影評人,用康城風格來影響電影學院的老師,從而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康城影人,一步步確立康城作為電影優劣仲裁者的權威。入選片一律被戴上世界最佳影片的桂冠;一旦獲獎即成大師!
金棕櫚號召力日益衰弱
在康城60多年歷史中,捧出了一些天才,亦同樣捧出了一批濫竽充數的角色。藝術不是數學,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因此當評判權被掌握在一小部分、甚至一人手裡時,可以想像這一小部分人、甚至這個人對電影走向所擁有的影響力。康城60多年確實選入了一批水準不高的作品,造成金棕櫚的號召力日益衰弱。據法國電影專業網站統計,去年獲金棕櫚獎的泰國片《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在法國上映兩周,僅吸引7萬多影迷觀賞,甚至DVD也僅售出不到3500張,可能創下金棕櫚史上一個新紀錄。
事實上,近20年來,康城金棕櫚超過百萬票房的僅7部,且沒有一部能夠超過300萬,反而法國去年上映影片超過百萬票房的就已超過25部,其中半數以上超過300萬。康城影展對作家電影真正起勁的,僅是一小部分導演、影評人和記者形成的康城圈子。影迷關心的是明星,製片人關心的是票房,廣告商關心的是收益。在康城放映的「作家電影」能夠吸引公眾,做到如吉爾所稱的為大眾拍攝,真正的雅俗共賞,已成為罕見物種。
在康城看到的,是泰瑞這位當代「唐吉訶德」一人與全球票房進行決鬥的場面!而中國影人對康城影展趨之若鶩……但日益受國內外觀眾歡迎的中國電影業有必要將自己的命運拱手送到一個人手上去嗎? ■文︰鄭若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