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廖毅然) 回顧上半年,4月招股上市的匯賢信託(87001)充滿話題性。貴為本港首隻人民幣新股,集資達104.8億元人民幣。面對上海國際板即將推出帶來的衝擊,港交所(0388)又推出「雙幣雙股」模式,及推出「雙幣申購」,力谷人民幣新股業務。市場消息指出,目前約有3家公司計劃採取此模式招股。
3公司擬採「雙幣雙股」
港交所指出,「雙幣雙股」模式是一家公司同時將其人民幣股票及港幣股票進行首次公開發行,等於同時進行兩項IPO。上市後,兩批股份分開買賣,猶如不同股份。但股東可隨意轉換手持的幣值股份,即是說若股東憧憬人民幣即將升值,可把手持的港幣股份轉為人民幣股份。
推行這種制度無疑是衝著人民幣升值的概念而行。事實上,本港的人民幣存款金額近期直線上升,至5月底已達5,488億元人民幣。而以匯賢為例,預計年收益率為4.26%,相比人民幣計價債券約1-3%的收益率,及人民幣存款0.4-0.6厘的年利率都更加吸引。儘管匯賢的股價至今仍較招股價低7.82%,但隨著越來越多人民幣產品的出現,「雙幣雙股」的推行是大勢所趨。
在港交所高調推銷前,市場已有傳聞,指今日起招股的高鑫零售(6808)有意以此模式來港招股,惟其後放棄。不過,仍有三家企業傳出計劃實行「雙幣雙股」,包括擁有吉野家品牌的合興餐飲、海通國際(0665)母公司海通證券及周大福珠寶。
流動性差恐變港版B股
然而,亦有投行人士表示,現時未認真考慮過實行「雙幣雙股」,主因是港交所始終未正式落實,雖然多了人查詢,但由於落實時間不詳,大家不見得會為此遷就自己的上市時間表。
分析員對此模式也存有懷疑,BMI基金管理總裁沈慶洪表示,人民幣非國際流通貨幣,此模式難以實行,況且人民幣並非一定升值,「雙幣雙股」可能會失去賣點。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則指,「雙幣雙股」可能像AB股一樣,兩者的流動性有差異,令人民幣股變成「港版B股」。
內地B股就因為交投量稀小,被喻為內地股市可有可無的「闌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