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倫敦示威者在新聞集團總部抗議竊聽事件。 美聯社
擁有168年歷史的英國暢銷小報《世界新聞報》,因為被指入侵失蹤死亡少女的電話留言信箱,引來全國怒轟,迫使傳媒大亨梅鐸兒子、新聞集團歐洲主席詹姆斯「壯士斷臂」勒令結業,甚至連首相卡梅倫的前助手也受牽連。事實上,英國的小報文化一直「獨步全球」,種種出位行徑連美歐等地的傳媒工作者也為之側目,是次《世界新聞報》被迫停業,可說是為英國小報文化帶來重大衝擊。
英國小報記者有多種出位技倆,包括在垃圾桶找尋名人丟棄物品、假扮某人騙取專訪機會、付款購買新聞消息等。不但小報視之為家常便飯,連不少大報也不抗拒,有業界人士指出,全英只有《金融時報》、《衛報》和《獨立報》等「清流」,不會使用這些技倆。
分析指出,小報熱衷出位手段,全因為傳媒的激烈競爭環境。專門研究在小報出位行徑的《衛報》記者戴維斯指出,小報編採室是一個被「恐懼」統治的國度,記者擔心如果不能定期炮製獨家猛料,便會「人頭落地」。
英國民眾熱衷八卦新聞,也助長傳媒歪風。媒體顧問公司Enders Analysis總裁恩德斯指出,英國人要接受真實資訊會看電視,讀小報則從來不關注內容真偽,而是要接收小報對某事件的意見,正因如此英國小報的銷量比全球其他地方都要高。
監管不嚴 縱容坐大
此外,英國傳媒生態以「冇王管」見稱,報業只有業界組成的「傳媒投訴委員會」所「監管」,它一向被人批評為「冇牙老虎」,有國會議員更嘲諷它為「魚網安全套」。
種種原因造成英國小報坐大,全球傳媒都「自嘆不如」。法國有嚴格的私隱法,曾在專門報道名人資訊的《巴黎競賽畫報》任職、現時在《巴黎人報》工作的記者格舍爾更稱,從未聽過法國傳媒運用截聽、聘私家偵探等方式。在德國,10多年前政治人物施羅德(後來出任德國總理)發生婚外情,但傳媒對此隻字不提。
至於同屬英語世界的美國,傳媒揭露前總統克林頓和萊溫斯基的性醜聞,全程以傳統報道手法取得資料,有傳媒工作者更指出,當時美國傳媒根本沒有想過竊聽。
所以如此,傳媒的收入來源扮演重要角色。美國佩尤研究中心的「傳媒優越計劃」總監羅森斯蒂爾指出,美國報章的75%至80%的收入來源來自廣告,商戶都期望報章「可信和受尊重」,因此美報一般較嚴肅正經;相反英國報章更倚賴銷量,使英國傳媒不惜嘩眾取寵。 ■路透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