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黃均瑜指,學界過去以滲透模式推行國民教育,效果未如人意。香港文匯報記者馮淑環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淑環)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為期4個月的諮詢今日結束。一項調查指,逾6成受訪老師認同將培育學生國民身份列為學習宗旨,並增加資源推動學與教;有8成教師則認同培育學生的態度,應包括個人、家庭、社群、國家、世界等5個範疇,反映大部分老師認同課程框架。負責調查的機構認為,過往滲透式推行國民教育,令學生對國民身份認同感不足,若以新學科推行,可令整體學生對個人以至世界有更深切認識。
64%認同校本式落實推新科
教聯會早前訪問了339位中小學教師,以了解他們對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意見。調查發現,65%教師認同將培育學生國民身份列為學習宗旨,64%人認同以校本形式落實推行新科。調查亦顯示,逾8成教師認同教育局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諮詢文件中設立的5大範疇,反映主流教師認同新科的課程框架。
建議先讓1/3學校試行
教聯會主席黃均瑜指,學界過去10多年一直以滲透模式推行國民教育,令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感未盡人意。他認為獨立成科有助令全體學生有平等機會認識國家,效果更有保證。
就教育局建議小學及中學分別於2012及13學年推行該科,調查發現,有3成教師認同教育局建議的時間表,有3成小學教師認為應分級推行。黃均瑜指,3成教師認同當局設立的時間表,反映部分學校已準備開設新科,但仍有過半數學校尚未作好準備,建議當局先讓1/3學校「先行先試」,總結經驗,向學界分享教學經驗,再利用3年時間,逐步整體落實推行新科。
就分別有逾3成教師認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可與通識科及其他學習經歷結合,黃均瑜認為新高中階段,普遍老師認為不宜獨立成科,故建議校本自決選擇教學模式。
教聯會副主席胡少偉則建議,當局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時,應同時由當局負責統籌培訓教師,及為教師提供相關教材,以減輕備課壓力,該會亦建議在中小學開設負責推行學科的升級職位,以便學校調配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