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五生朱慧婷(左)認為,到內地交流是認識國家的好方法。 香港文匯報記者歐陽文倩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課程諮詢正式結束,一項調查發現,若以10分為滿分,逾半中學生自評有7分或以上的動力去進一步認識中國,有受訪學生更希望特區政府能增加資助,讓學生可以多到內地交流。就早前有言論指在學校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是向學生「洗腦」,研究反映普遍高中生都認為自己有思考和判斷能力,不擔心「洗腦」問題。
逾半人盼進一步認識祖國
香港小童群益會近日訪問了235名升讀中四至中七學生,並與共14名學生進行了2次焦點訪問,了解他們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意見。
調查顯示,55%受訪學生都表示自己有很高動力,想進一步認識國情。學生在焦點訪談中表示,國家的發展影響著香港的未來,無論在人民幣升值、內地孕婦來港子等議題,都與港人息息相關,有必要多認識內地,以了解香港未來的發展。
另外,有1成學生支持設立德育與國民教育科,另6成人反對,主要是感到新高中課程繁重,設立該科會加重學習壓力。
其中一名受訪學生、今年就讀中五的朱慧婷認為,到內地交流是認識國家的好方法。但她指交流的名額有限,學生往往要經過面試篩選才可參加,其中又以成績較佳的同學更佔優勢,導致弱勢同學無法參與,對他們不公平。
香港小童群益會督導主任曾廣源建議,政府應增加對港生到內地交流的資助,並按通脹和物價的升幅去調整「赤子情.中國心」這類交流活動的資助金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