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駐利比亞大使館俯瞰圖。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葛沖
隨著紅綠黑三色星月旗在利比亞絕大部分地區升起,利比亞持續數月之久的戰局已進入尾聲,而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也即將正式移師首都的黎波里。但另一場沒有硝煙但卻會更加漫長而艱巨的持久戰—戰後重建,卻又要在百廢待興的利比亞土地上拉開大幕。
儘管「過渡委」拋出聲明,指將在一周或10天內組建過渡政府,但利比亞各地的部落大大小小共有幾百個,反對派內部也有不同呼聲,未來臨時政府權利如何分配,利政權能否實現和平、有序過渡,目前都仍然存在著諸多未知變數。而且,只要卡扎菲的殘餘勢力一日未徹底除根,利比亞的戰事就不會告終,戰後重建可能也就無法在完全和平的環境中順利開展。
一方面,利比亞局勢仍然存在大量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而另一方面,一些國家又開始迫不急待地圍繞利比亞戰後重建打起「分贓大戰」。過去幾天,一些國家和不少外媒,甚至開始為一己之私質疑中國在利比亞問題上的動機,甚至對中國進行抹黑和攻擊。利反對派內部也有一些人公開聲稱,鑒於中國在反對派上升過程中所謂「不支持」態度,反對派將用石油懲罰中國,並會在重建中讓中國「靠邊站」。
華提供資金技術 有助利重新起飛
但事實上,中國卻是利比亞重建不可錯失的重要合作者。且不論「過渡委」多番歡迎中方參加利比亞重建的表態,實際上在趕走卡扎菲之後,當局者首先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實際上是重振經濟和民生。利比亞新政府自然也應心知肚明,在各國爭相分享一枝獨秀的中國的發展紅利時,重建也離不開中國的資金、技術和人工。
在推翻卡扎菲過程中,以法、英等國為首的北約空軍,無疑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但阿拉伯國家的人們,至今仍清楚記得西方曾經對他們的殖民統治和資源掠奪。但同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利,卻沒有根本利害衝突,並有相同或相似的經歷和遭遇。近年,中利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友好合作,更是在利國內有著極好的口碑。下一步,無論是利比亞基礎設施建設,還是維護穩定方面,相信中國都有著發揮重要作用的良好民意基礎。
此外,國際社會已達成共識,聯合國應在利重建進程中發揮主導作用。中國是擁有否決權的聯合國五常之一,中國的承認與支持,有助於利比亞的重新起飛,而利比亞國家重建,也十分需要倚重中國的實力與國際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