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林裕華) 西九文化區詳細的設計藍圖終於出台,負責規劃的英國建築師事務所Foster+Partners團隊融入之前落選方案的部分設計概念,加入「水上的士」和水上表演浮台(海上藝棚)設施,並把戲曲中心移至尖沙咀廣東道附近,而Foster+Partners亦新增3個廣場。西九管理局行政總裁連納智表示,文藝設施將於2015年起陸續投入服務,率先落成的設施包括西九中央公園、戲曲中心及戶外劇場,並指現階段多個項目尚未定案,難以估算最終造價。
西九文化區設計採用Foster+Partners的「城市中的公園」作為藍本,並融入其餘2個落選方案的「亮點」。經過多月的融入後,詳細藍圖將於今天起諮詢公眾。九龍公園文物探知館會展出藍圖模型1個月,公眾可發表意見,12月底會提交城規會審議。
採納港名師嚴迅奇方案亮點
Foster+Partners採納本地建築師嚴迅奇的設計「亮點」,把戲曲中心移師至廣東道附近,並加設戲曲廣場。另外,Foster+Partners新設中央廣場,坐落於林蔭大道中段,遊人在內可遠眺香港島的景觀。在林蔭大道西端,會加設藝術廣場,鄰近M+博物館及其他場館。Foster+Partners亦引用嚴迅奇另一設計,在文化區最西端的海旁建造水上表演浮台,可作露天音樂或戲劇等表演。
在交通方面,行車網絡全鋪設於地底,騰出地面空間。Foster+Partners引入嚴迅奇在沿岸建設「水上的士」碼頭的概念,以渡船接載遊客到文化區各處。Foster+Partners創辦人Norman Foster表示,今次引用其他方案的設計,未有破壞原定設計,而是吸收其他方案的精髓,令藍圖更為完整,但他補充,團隊會繼續聽取公眾意見,不斷改良藍圖。
多個項目未確定造價難估算
西九文化區的項目會分兩階段落成,第一階段為2014至2020年,部分西九中央公園會於2015年開放,其餘設施包括戲曲中心、戶外劇場、音樂中心、M+博物館第1期等會陸續投入服務,至2020年後,M+博物館第2期及大劇院等陸續落成。
對於多次被問及多番改動設計會否令造價超出216億元撥款,西九管理局行政總裁連納智表示多個項目未有定案,現階段難以估算最終造價,但他仍會與政府商討,設法開源,例如尋求贊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