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景熙)《泰晤士高等教育》繼去年大幅改革評估機制,今年再作微調,在原先的13項準則中,剔除了「公共研究資源佔整體比例」,新增了「和一個或多個外國作者合著的學術論文佔學術論文總數比例」。據了解,研究機構認為過去理工科大學一直因為在吸引資金方面佔優而被高估;微調後,強項是藝術、人文和社會科學的大學可更平等地與理工科大學較勁,故一直以文科見稱的牛津大學,今年超越以自然科學聞名的劍橋大學,前者排名第4;後者排名第6。
5範疇分13項計分指標
《泰晤士高等教育》是全球最大型的學術聲譽調查,今次共有17,500家學術機搆參與,分析5,000萬次的論文引用,並對相同學科領域進行比較。它全面考察現代國際化大學的4大核心使命:教學、研究、知識轉移和國際活動,由此引申5個需要評估的範疇:「產業收入與創新」、「教學與學習環境」、「引用及研究影響」、「科研數量、收入和聲譽」以及「國際化程度:師資、學生和研究」。
為計算這5個範疇的總分,是次調查一共引入13項計分指標,例如「教學人員與學生比例」、「研究引用比率」、「外國學生佔整體學生比例」等。
負責進行資料收集及分析的路透社研究評估主管喬納森.亞當斯表示:「我們把各大院校放在全球化大環境下進行分析,考慮它們各大範疇。綜合去年的意見,加上今年我們強化和大學之間的合作,今次的分析結果將會最為全面和宏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