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資料圖片
林憶蓮(見圖)2011演唱剛舉行完畢。屈指一算這是憶蓮出道以來,在香港舉行的第七次大型個唱。由1991年的「意亂情迷」,1993年的「天地野花情撼紅館」,1996年的「憶蓮盛放」,到2002年的憶蓮個唱,2005年的「夜色無邊」,2007年Star Hall Live,再到今年新近個唱,在體現憶蓮的成長及蛻變,以及香港樂壇曲風及樂迷口味的轉變。唯一承傳不變的是一群Die Hard Fans,十年如一日支持這位他們封為「女神」的歌手。
樂迷的「不變」,與憶蓮多年因生活、事業、婚姻、愛情等「變幻」,形成一個反差,開始出現不協調及脫軌的感覺,主要從今次演唱會帶來的口碑、風格,及樂迷反應略見一二。
一位歌手無論怎樣在曲風上保持自我風格,當經歷外在及自身因素的時代變革及洗禮後,已很難保持完整的特質。憶蓮在每個時代所給予樂迷的感覺,以及因某個特定文化潮流所營造的吸引力,對每一代樂迷來說都是不同的。兩者的引力配合得好,相得益彰,也是憶蓮多年「賴以為生」的「伎倆」;不好的話,就會造成今日的「紛歧」。
經歷五個不同時代
筆者是全部三場座上客,個唱後都聽到不同意見,例如「憶蓮太Rock了!都不是她一向的音樂風格」、「快歌太多了,想聽她的慢歌」、「粵語歌太多了,為何近年這麼多國語歌反而沒唱」、「新作太多了,想聽她的舊歌」及「大路歌太多,反而唱side tracks很適合她。」等。
可能樂迷不知憶蓮經歷過五個不同時代,受過不同音樂人及監製巨大的影響。他們計有馮鏡輝、倫永亮、許願、Dick Lee、李宗盛……到現在的恭碩良等。今次個唱,歌者便是糅合了不同階段、不同音樂人風格,編湊而成的一次個人音樂歷程。於是,出現了恭碩良大玩憶蓮早期新力作品的Rock味,他亦有玩李宗盛台灣抒情味極濃的作品。倫永亮亦對自身監製的華納時期作品「重新表述」,體現音樂人的進步,亦促成了現今舞台上的「憶蓮風格」。整個個唱便是要展現這位由十多歲走到現時45歲的Diva,如何由當初努力蛻變,到安於自然風格,再把自己流放於心之所愛的音樂境界中。
不少人都認為憶蓮是靠音樂人「上位」,其實也有一些音樂人沒與她傳過誹聞,又把她的音樂事業帶上高峰,如倫永亮及Dick Lee 。當年二人為她監製的《Ready》、《都巿觸覺》系列、《夢了、瘋了、倦了》及《野花》大碟等,都是大賣之作。若果一直用這個班底,她或可以賺得更多,但她沒有這樣做。我們認識的憶蓮不是固步自封之人,也是很多樂迷今日仍然支持她的主因。若是憶蓮的Die Hard Fans,更應隨著她音樂的轉變,支持到底。樂迷要扭轉心態,本地音樂、唱片業才有空間走下去。 ■文:比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