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嘉庚(左)與孫中山。資料圖片
辛亥革命雖已過去百年,當年曾投身或以各種方式支持辛亥革命的閩籍海外華僑,卻在研究辛亥革命歷史的福建學者的著述中有著栩栩如生的「記憶」。
廈門大學研究華僑華人的知名學者郭玉聰教授19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說,辛亥革命與海外華僑的貢獻息息相關。沒有華僑的支持,辛亥革命也難於想像。從這個意義上說,孫中山先生「華僑是革命之母」一語,是對包括閩籍華僑在內的廣大海外華僑對辛亥革命貢獻的最準確的歷史評價。
閩籍華僑籌款 援助武昌起義
為深入研究陳嘉庚、南洋華僑與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的關係,現任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暨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中外關係史與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的郭玉聰查閱過大量史料。他在廈大接受採訪時表示,追溯福建華僑與辛亥革命的關係,集中體現在對孫中山革命活動的大力支持。
辛亥革命前後,孫中山主要活動地點在新加坡和日本。郭玉聰說,南洋是孫中山的革命大本營,而新加坡又是重心所在。孫中山一生中親自發動的10次武裝起義,有8次是以南洋為根據地發動的。
同盟會在新加坡設有一個支部,其會長陳楚楠就是福建廈門人。郭玉聰說,正是這個支部吸納了陳嘉庚兄弟為首批會員,閩籍華僑對孫中山的支持,最集中體現在陳楚楠、陳嘉庚等華僑身上,如陳楚楠曾在1個月內籌得叻幣24萬多元,援助武昌起義;孫中山從歐洲繞道新加坡回中國時,尋求陳嘉庚對革命的支持,陳嘉庚慷慨解囊捐助5萬元新加坡幣。
旅日華僑掩護 孫文避過暗殺
在日本,孫中山的革命活動也得到旅日華僑的鼎力相助。郭玉聰說,福建省金門籍華僑王敬祥,為孫中山在日本的革命活動籌募大量經費,其公司也成為革命黨人的活動據點和支援國內革命的兵站基地。王敬祥團結相當多的旅日華僑、日本人士一起支持孫中山:幫助因「二次革命」失敗而被袁世凱政權追捕的孫中山逃亡日本,又掩護他在日本避過袁世凱的刺客。
辛亥革命前後孫中山18次進出神戶,同盟會後來在日本神戶設立神戶大阪支部,王敬祥被孫中山委任為支部長。郭玉聰說,神戶支部對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支持很大,貢獻不亞於新加坡。沒有日本華僑的支持,孫中山在日本就很難立足。神戶現有孫中山紀念館,神戶的華僑歷史博物館創館館長陳德仁還有《辛亥革命與神戶》一書行世。■中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