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廣九鐵路現分為四線運營,廣深之間的「和諧號」列車也沿用這條鐵路。
在粵港間,原居民超過60%的家庭有兩地親屬關係。在廣九鐵路修通之前,從香港到廣州的主要方式是乘搭「大火船」,省港之間的水路航程需要行走7個小時左右。鐵路修通了,粵港兩地居民之間的行程先後縮短至五小時、兩三小時,同城化趨勢顯現。
新加坡商人李隆躍旗下有4家公司,廣州兩家,香港和澳門各1家,「大約每隔兩天我就要在香港和廣州間來回一次,大多是當天往返,主要坐直通車。」他掰著手指頭列舉坐直通車的好處:簡單方便,辦理過關手續後,只須一次乘車就可抵達;舒適快捷,用餐、飲水、如廁均很便利,加上相對寬鬆的空間和可無線辦公的環境條件,基本不浪費時間。「廣九直通車就像一座橋,讓我們自由地行走在橋的兩端。」李隆躍的形容恰如其分。
從「單向流動」 到「雙向互動」
原廣九直通車列車長畢江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車上的旅客幾乎是清一色的外賓、華僑和港澳台同胞,內地旅客往來香港的很少,呈現出明顯的「單向流動」的特點。但1997年香港回歸後,尤其自2003年實施CEPA和個人遊政策以來,內地客逐年大增,目前內地出境旅遊購物客和商務客佔到70%左右,「雙向互動」成常態。直通車上的客流構成和旅客出行目的,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反映內地和香港的經濟差距正日益縮小,也見證著兩地民眾文化心理和生活方式的嬗變。過去,在不少港人心目中,內地消費品匱乏,文化生活單調,和香港的生活有本質差異,攜帶服裝、食品、電器贈送內地親戚的港客更是相當普遍。如今,工作、居住在珠三角或工作在港、住在珠三角的港人越來越多,很多港人還從內地購買物美價廉的生活品。
據香港國際置業公司調查,香港回歸後,港人平均每年在內地買走2萬套房屋,其中逾4,000套是廣州的樓盤;而在東莞的常平鎮,60%樓盤的買主來自香港。調查還顯示,在內地置業的香港人,有35%因工作需要而購房,有30%用於投資盈利。畢江說,如今已出現了一大批頻繁往來粵港兩地的「穗深港都市圈候鳥群人士」,且近年香港各大學在內地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赴港讀書的內地生成為直通車上一道新的景象。「很多旅客都對我說,『現在廣深港之間生活差異越來越小,交通聯繫越來越方便,就像是同一座城市』。」
|